是否想知道更多桃園廠房或工業地物件資訊,或是您有任何疑問, 請您交給 詠騰工業不動產團隊(曾治緯) 專營桃園工業地廠房買賣及出租服務,不論是工業用地、工業廠房、工業廠辦大樓、農地廠房、物流廠房、天車廠房,各種坪數/各種規格的物件最齊全 土地的專營種類有工業用地、重劃區建地、商業區建地等, 廠房的專營種類有RC廠房、鋼構廠房、SRC廠房、鋼骨結構廠房等, 專營桃園各區農地:桃園農地、蘆竹農地、新屋農地、楊梅農地、新屋農地、楊梅農地、觀音農地、龜山農地、八德農地、平鎮農地, 地標區域還有八德交流道、台61快速道路、楊梅交流道/青埔機場捷運區 還有各大工業區工業地廠房買賣及出租;龜山工業區、幼獅工業區、平鎮工業區、中壢工業區、觀音工業區、大園工業區等、桃園科技園區 整個大桃園地區內的桃園區、龍潭區、大溪區、八德區、龜山區、中壢區、楊梅、新屋區、青埔區(桃園高鐵)、蘆竹區(南崁)、大園區全都有 還有擁有最新資訊,並為所有賣家提供最大曝光買賣在各大如591、Yes319、Houseinfo HouseFun、HouseWeb(HW)、熱門房屋ppt、買房ppt等平台, 詠騰工業不動產團隊(曾治緯),您的需求即是詠騰工業不動產團隊最大的服務目標. 聯絡電話:0981-681-379 歡迎來電 Line ID : 803033 營業地址: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391號(點我開啟 Google 導航)
LOGO

《桃園建設大爆發!2025軌道交通、醫療社宅、污水工程全面啟動,市民有感升級!》

  • 工商新聞 2025/06/12
  • 分享到

📖 目錄

  1. ✈️ 引言:桃園建設新藍圖

  2. 🚈 捷運建設:打造完整軌道路網

  3. 🛣️ 聯外道路建設進度

  4. 🏥 南桃園醫療量能提升計畫

  5. 🏠 社會住宅建設大解析

  6. 🏫 教育設施改善與校舍增建

  7. 🚿 污水下水道建設與環境升級

  8. 📊 逐表格分析:建設計畫與經費規模

  9. 📢 張善政觀點:跨黨派合作推動城市願景

  10. 📑 專家觀點與建議

  11. 🔍 結論與2050未來展望


✈️ 引言:桃園建設新藍圖

桃園市正迎來歷年來建設投資最密集的黃金高峰期,市長張善政於2025年6月25日市政會議中正式宣布,任期過半以來,市府團隊在重大交通、醫療、住宅、教育與環境基礎建設方面全速推進,已逐步進入實質動工、審議核定與規劃設計等不同階段。張善政表示,面對桃園市人口規模已突破230萬、並持續攀升的現況,城市基礎建設必須超前部署,未來數年內,透過中央與地方緊密合作,結合立法院六席桃園立委爭取中央經費支持,民間企業投資參與,地方民意代表監督協助,期望打造宜居、便利、安全、幸福、永續並具國際競爭力的桃園新典範。


🚈 捷運建設:打造完整軌道路網

桃園市目前捷運系統仍以機場捷運(桃園捷運藍線)為主體,為因應都市化加速發展與人口遷入壓力,市府積極推進捷運路網整體規劃。張善政於市政會議中再次強調,交通建設不僅是城市經濟發展命脈,更是區域均衡、生活機能與土地價值提升的關鍵指標。未來捷運建設規劃包括:

  • 捷運綠線:桃園市首條自營捷運,北段自2020年開工,2025年預計通車,南段預計2026年動工。另爭取中央核定綠線延伸中壢段經費,串聯中壢車站、桃園高鐵站。

  • 捷運橘線、青線、長庚線:三條捷運新線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初稿,預計2026年前報中央審議,2027年前啟動設計與經費核定作業。

  • 捷運棕線:連接新北市與桃園市,2025年預計開工,將串聯新北樹林、龜山、南崁至桃園藝文特區。

  • 整體路網:2035年目標完成五線捷運運行,2050年達成捷運路網全區連接,總長度突破150公里。

依市府預估,整體捷運建設完成後,將有效減少每日超過20萬人次通勤時間,並帶動沿線住宅、商辦、商圈發展,形成「捷運經濟帶」,同時促進外來人口移入,強化桃園成為雙北都會圈衛星城市的戰略地位。


🛣️ 聯外道路建設進度

桃園聯外快速道路建設也同步啟動,特別是因應龍潭科學園區與中壢青埔高鐵特區產業聚落擴張需求,市府與六位桃園立委緊密協調,積極爭取中央前瞻建設計畫及公路總局經費補助,重點包括:

板龍快速道路:全長約9公里,銜接龍潭至板橋,計畫總經費逾百億元,預計2026年動工,2030年完工。

新梅龍快速道路:全長約12公里,串聯梅州至龍潭,預計2025年動工,2031年完工。

張善政強調,中央核定、經費籌措、施工進度密不可分,市府將組成專案辦公室,與中央交通部、公路總局保持密切協調,確保建設如期如質,避免延宕造成交通黑暗期與民怨。


🏥 南桃園醫療量能提升計畫

面對南桃園八德、大溪、平鎮、中壢等地區90萬人口醫療資源不足困境,市府斥資100.62億元,規劃新建一座市立大型綜合醫院。醫院選址位於八德興豐路,基地面積達3.8公頃,總樓地板面積約12萬平方公尺,規劃設置急重症中心、內外科病房、專科醫療大樓與高齡友善空間。

目前已完成土地取得及都市計畫變更,環評審查與設計規劃同步進行,預計2027年動工、2029年正式營運。屆時將成為南桃園最大公立醫療機構,每年預估服務超過80萬人次病患,減輕桃園市立醫院(總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就診壓力。


🏠 社會住宅建設大解析

桃園市社宅政策全台領先,張善政主政後,將既有計畫擴增至35處共9377戶,其中近六成採取民間投資參與促參專案,降低市府財政壓力,並導入智能建築、綠建築標章與共享空間概念。各區分布為:

行政區 案件數 戶數 完工目標
中壢區 8 2800戶 2026~2029
桃園區 7 2300戶 2025~2028
八德區 5 1500戶 2026~2029
龜山區 5 1200戶 2025~2028
其他 10 1577戶 2025~2030

市府規劃社宅與青年創業空間、親子共融設施、在地商圈結合,避免單點社宅區形成孤島效應,並透過「租金補貼+社宅供應」雙軌並行,預計2030年達成公私社宅總量突破1萬戶目標。


🏫 教育設施改善與校舍增建

隨著新興重劃區與捷運站區開發,大量年輕家庭移入,學童人數逐年攀升。市府啟動校舍新建與老舊校舍耐震補強、增建教室計畫,近期重點案例如:

平鎮國小:增建18間教室及活動中心。

青埔國小:新建24間教室,預計2026完工。

南崁國中:新建18間教室。

龍潭國小:增建12間教室及體育館。

總計新增254間教室,預計解決學童超額就讀問題,同時提升校園安全與空間品質。


🚿 污水下水道建設與環境升級

桃園市污水接管率目前僅達29%,明顯落後雙北及台中市,為改善環境與生態水質,市府向中央提出污水下水道第七期工程計畫,總經費預估287億元,計畫內容包括:

  • 新增污水處理廠1座。

  • 新增污水管網200公里。

  • 擴增接管戶數10萬戶。

預計2032年前將桃園市接管率提升至50%以上,未來2050達成全面接管目標,提升城市整體環境衛生與民眾生活品質。


📊 逐表格分析:建設計畫與經費規模

項目 預算(億元) 預定完工年 區域涵蓋 特點
捷運綠線北段 430 2026 桃園至蘆竹 首段營運,桃園捷運開端
板龍快速道路 110 2028 龍潭、平鎮 連接龍潭科學園區
桃園市立醫院 100.62 2029 八德、大溪、平鎮、中壢 南桃園醫療量能提升樞紐
社會住宅(35處) 350 2030 全市13行政區 友善住宅政策,全台領先
污水下水道第七期 287 2032 桃園13行政區 改善水質環境,接管率提升至85%

📢 觀點:跨黨派合作推動城市願景

桃園市長張善政在本次市政會議中特別強調,城市建設是一項跨層級、跨部門且長期性的艱鉅工程,不僅需要市府團隊全力執行,更仰賴中央政府的經費支持與政策協調,立法院的預算審議、市議會的監督指導,以及地方民意代表的積極爭取與溝通。張善政表示,桃園市目前多項重大公共工程與基礎建設計畫,從捷運綠線、橘線、青線、棕線、長庚線,以及多條聯外快速道路建設案,再到新市立醫院與大規模社會住宅基地開發,總計超過2000億元的公共建設經費需求,單憑地方財政無法負荷,必須仰賴中央財政移撥與特別預算支持。

為此,張善政特別點名感謝桃園現任六位立委,包括呂玉玲、黃世杰、萬美玲、鄭運鵬、彭俊豪、黃敬平,分別於各選區積極爭取地方建設經費,並協助中央審查、立法院預算通過。他強調:「政黨可以不同,但城市發展不能等待。建設不分藍綠,為民謀利才是我們共同責任。」張善政並指出,過去地方與中央因政治立場不同,導致計畫卡關、核定緩慢、經費爭取不易,如今桃園進入建設黃金期,中央地方若能緊密合作,桃園發展將可突飛猛進。

此外,他也呼籲市議會各黨團應超越黨派,共同監督建設品質,為桃園市民把關,避免浪費、弊案發生,確保經費用在刀口上。他強調,未來市府將定期主動向市議會、立法院及桃園鄉親說明重大建設執行進度,提升政策透明度,爭取市民信任與中央支持,讓桃園建設成績單不僅可交代,更能讓市民有感。

張善政也重申,桃園將透過「中央立委協調平台」與「跨局處建設聯繫會報」兩大行政機制,定期檢討各項計畫進度,解決跨部會協調問題,加速建設速度。他特別期許桃園在2028年能躋身全台前三大宜居城市,並於2035年以前成為「北台交通樞紐城市」、「雙北外圍住宅首選」以及「科技與醫療量能雙中心」。


📑 專家觀點與建議

對於桃園市近年積極爭取中央建設資源與大型公共工程,國立交通大學都市計劃與空間資訊學系教授林瑞麟表示肯定。他指出,桃園在地理位置上具備極大優勢,東接新竹科學園區、北鄰台北雙北生活圈,擁有桃園國際機場、航空城計畫與大園科技園區,適合發展成為「雙北外圍型衛星城市」。若交通建設能全面開展,不僅可改善南崁、桃園、中壢與蘆竹交通壅塞問題,更能強化市內各行政區與雙北、竹科之聯繫,有效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林瑞麟建議,桃園市政府在軌道建設上應採「以捷運優先,快速道路為輔」的戰略模式,捷運綠線、橘線、青線與棕線應於2028年前完成核定、動工,並盡速完成第一階段捷運綠線北段營運,減輕台鐵通勤壓力。他指出,唯有捷運路網完善,市內人口成長與外來移居者才有誘因,進一步帶動社宅、商圈、醫療與教育機能發展。

在醫療與社宅政策部分,林瑞麟提醒,過去許多縣市在推動大型醫院與社宅基地時,常因區位選擇不當或產業規劃缺位,導致單點式開發成效不彰,容易造成「都市孤島效應」。因此他建議桃園市應將新醫院與社宅基地選址納入整體都市發展計畫,結合捷運站點、公園綠地、商業中心與產業聚落,同步規劃,形塑完整生活圈,才能提升居民遷入意願,真正達到均衡城鄉差距與人口外移的抑制效果。

此外,針對污水下水道工程,林瑞麟認為目前桃園13區污水接管率仍低於雙北,建議市府應全面檢討都市計畫與建築法規,強制新建社區與大型開發案同步建置污水處理設施,並鼓勵舊有社區辦理污水接管補助,提升環境品質與居民生活水準。


🔍 結論與2050未來展望

整體來看,桃園正進入建設黃金時期,多項重大建設計畫相繼展開,捷運路網成形、聯外道路動工、醫療中心興建、社宅政策落實、教育設施增建與環境工程同步推進,無論城市交通、公共醫療、住宅政策與民生環境皆出現質變契機。桃園將在2030年前完成交通捷運基本路網,並於2035年達到南北醫療雙核心、社宅全面啟用、主要都市計畫新案落成,城市機能全面升級。

展望2050年,桃園市府訂下明確願景目標:成為全台最宜居幸福城市。具體目標包括:

  • 捷運營運里程達150公里,市內13行政區捷運普及率85%以上

  • 醫療設施每千人病床數達9床,成為北台灣南北雙醫療重鎮

  • 社會住宅供給達2萬戶,涵蓋青年、家庭、銀髮族需求

  • 污水下水道接管率達90%,環境與河川水質全面改善

  • 科技園區就業人口達15萬人,產值突破兆元規模

透過張善政領軍、市府執行團隊運作、中央資源挹注與民間投資參與,桃園將脫胎換骨,從過去以工業、航空運輸為主的功能型城市,轉型為兼具科技產業、交通樞紐、醫療中心、環境宜居與多元文化的現代都市,實踐「桃園超越台北、對接國際」的城市願景,屆時桃園將不再只是雙北衛星城,而是與新北、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平起平坐的第五大都會核心城市。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圖片來源:桃園電子報)

若您有任何疑問或建議,歡迎留下您寶貴的建議,我們將盡速與您聯繫,感謝!


如果您有關於本網站的物件;或與工業不動產的買賣、租賃、或估價相關的問題,請利用下列的表格與我們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