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想知道更多桃園廠房或工業地物件資訊,或是您有任何疑問, 請您交給 詠騰工業不動產團隊(曾治緯) 專營桃園工業地廠房買賣及出租服務,不論是工業用地、工業廠房、工業廠辦大樓、農地廠房、物流廠房、天車廠房,各種坪數/各種規格的物件最齊全 土地的專營種類有工業用地、重劃區建地、商業區建地等, 廠房的專營種類有RC廠房、鋼構廠房、SRC廠房、鋼骨結構廠房等, 專營桃園各區農地:桃園農地、蘆竹農地、新屋農地、楊梅農地、新屋農地、楊梅農地、觀音農地、龜山農地、八德農地、平鎮農地, 地標區域還有八德交流道、台61快速道路、楊梅交流道/青埔機場捷運區 還有各大工業區工業地廠房買賣及出租;龜山工業區、幼獅工業區、平鎮工業區、中壢工業區、觀音工業區、大園工業區等、桃園科技園區 整個大桃園地區內的桃園區、龍潭區、大溪區、八德區、龜山區、中壢區、楊梅、新屋區、青埔區(桃園高鐵)、蘆竹區(南崁)、大園區全都有 還有擁有最新資訊,並為所有賣家提供最大曝光買賣在各大如591、Yes319、Houseinfo HouseFun、HouseWeb(HW)、熱門房屋ppt、買房ppt等平台, 詠騰工業不動產團隊(曾治緯),您的需求即是詠騰工業不動產團隊最大的服務目標. 聯絡電話:0981-681-379 歡迎來電 Line ID : 803033 營業地址: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391號(點我開啟 Google 導航)
LOGO

⚠️政府打炒房再升級!高單價小宅成重稅對象 你的房子中標了嗎?

  • 工商新聞 2025/06/19
  • 分享到

📖 目錄

1️⃣ 引言:新一波打房稅制來襲,誰最受傷?
2️⃣ 📊 2025高價住宅認定標準調整重點
3️⃣ 🏠 受衝擊房型與市場分布總整理
4️⃣ 💸 新舊制財產交易所得稅計算方式比較
5️⃣ 📈 各都會區高單價小宅實價數據分析
6️⃣ 📊 表格彙整:113年度高價住宅門檻對照表
7️⃣ 📌 政策目的與官方說法解讀
8️⃣ 💡 專家觀點與市場趨勢預測
9️⃣ 📊 表格整理:台北、台中、高雄小宅單價對照
🔟 📑 結論:政策效應與購屋建議


1️⃣ 引言:新一波打房稅制來襲,誰最受傷?

2025年,台灣房市再迎來一波稅制調整重擊!財政部於近日正式公告113年度個人出售房屋財產交易所得計算標準,針對105年以前取得房屋,若無法提出當初購屋成本證明文件,將依**「高價住宅」或「非高價住宅」兩種標準課徵財產交易所得稅**。

本次公告內容中,最令房產業界與投資市場震撼的莫過於新增條件:「不含車位建坪單價達50萬元以上,即視為高價住宅」。也就是說,即便房屋總價未達高價住宅認定門檻3,000萬元,若扣除車位後,室內建坪單價達50萬,依然將適用高價住宅稅率,稅負立刻提升,且不再享有部分減免優惠。

這項政策調整,實際上正是政府延續近5年來「打炒房」、「打投機」、「房價控管」政策的升級版。回顧自2020年起,房地產市場在低利率、資金潮與投資避險效應推動下,房價屢創新高。尤其是雙北、新竹、台中與高雄指標重劃區,短短5年內小坪數住宅單價翻倍成長,部分預售案與新成屋單坪價格早已突破60萬至90萬元,卻透過總價控制於3,000萬元以下,成功避開高價住宅課稅門檻。

例如,台北市大安、中山、信義區多個20坪以下小宅,實價登錄已達95萬至130萬/坪,但由於總價含車位約在2,600萬元上下,屢屢規避高價住宅認定。台中七期與西屯區內,國泰層峰、寶輝秋紅谷、精銳博、聯聚瑞和等新案,同樣採用此策略。高雄亞洲新灣區與美術館特區,也逐漸出現坪數縮小、單價飆高、總價壓低的交易模式,形同新型態「炒小宅套利」手法。

財政部觀察,2022~2024年間,台灣各都會區出現大量高單價小宅短線轉手案件,平均持有年限僅1.5至3年,部分甚至預售期內即完成買賣移轉。這種現象除造成價格虛高、拉升周邊房價基準外,也加劇自住族購屋負擔,導致房市結構失衡。


2️⃣ 📊 2025高價住宅認定標準調整重點

項目 原規定 新規定(2025年起)
總價標準 3,000萬以上為高價住宅 3,000萬以上為高價住宅
單價標準(新增) 不含車位建坪單價50萬/坪以上視為高價住宅

📌 解析:台中市過去僅以總價判定,今年起即便總價2500萬元,若不含車位建坪單價達50萬元,也將課以高價住宅稅率,預估小宅市場將首當其衝。


3️⃣ 🏠 受衝擊房型與市場分布總整理

📌 重點房型

  • 20~30坪高單價小宅

  • 大套房含車位

  • 挑高夾層格局

  • 飯店式管理社區高公設比小宅

📌 重點熱區

  • 台北:大安、中山、松山、信義

  • 新北:板橋、新店、中和

  • 台中:西屯、南屯、七期重劃區

  • 高雄:美術館、亞洲新灣區


4️⃣ 💸 新舊制財產交易所得稅計算方式比較

項目 舊制 新制房地合一稅
課稅方式 依公告現值與房屋評定現值拆分計算 依實價登錄課稅
稅率 非高價住宅17%、高價住宅20% 依持有年限20%~45%
房地拆分方式 公告現值/評定現值 無,統一實價登錄課稅

📌 問題:舊制採公定價+實價並行,與實際市價落差大,稅制公平性備受質疑。


5️⃣ 📈 各都會區高單價小宅實價數據分析

都市 社區範例 建坪單價(萬元/坪) 總價(萬元)
台北大安 富邦麗景 92 2,800
台中七期 國泰層峰 53 2,500
新北板橋 江翠ONE 58 2,200
高雄美術 皇苑天廈 51 2,100

📌 多數20-30坪產品,總價未達3000萬元,但單價早超過50萬門檻,若出售將面臨高價住宅稅率。


6️⃣ 📊 表格彙整:113年度高價住宅門檻對照表

都市 原總價標準 新增單價門檻
台北市 3,000萬 50萬/坪
新北市 3,000萬 50萬/坪
台中市 3,000萬 50萬/坪
高雄市 3,000萬 50萬/坪

7️⃣ 📌 政策目的與官方說法解讀

財政部在公告中強調:「調整高價住宅定義,主要是為落實合理稅負,避免部分投機客透過高單價小坪數產品,藉由總價避稅或利用權狀車位拆單、隔間增建等方式,規避交易所得課稅,並達成抑制房市短線炒作的目的。」

根據財政部內部分析資料,2022~2024年間,北台中、西屯七期、台北中山、大安與高雄美術館特區,頻頻出現單坪單價高達60~90萬元,但總價控制在2,000萬內的20坪以下產品,這類小宅因總價未達高價住宅認定標準,屢遭利用作為短期買賣套利工具。

因此,政府認為若不將單價納入高價住宅認定基準,將導致打炒房措施產生漏洞,衝擊長期住宅市場穩定。

然而,市場專家普遍認為,這項政策雖有其公平稅負考量,但在實務操作上,勢必牽連到大量自住型小宅購屋族群,尤其是都會區青壯首購族與雙薪家庭,恐因此遭受較高稅負,產生價格壓力與交易觀望效應。


8️⃣ 💡 專家觀點與市場趨勢預測

📌 資深估價師指出:「以單坪50萬為門檻標準,等同台中七期、西屯區約有70%以上的30坪以下新成屋、小宅產品全面入列,預估將造成投資客大幅退場,部分預售案將轉為自住型去化。」

補充,這波政策調整勢必迫使投資客重新計算轉售成本與稅負,不排除出現提前拋售潮或轉向總價型產品,預估2025年第二季台中小宅成交量將較同期減少18%~22%。

📌 房產分析師則觀察:「這項政策最大影響者,反而是實需型首購族。因為小宅本就是首購與換屋族預算考量下的首選,若稅負提高,賣方勢必將稅負轉嫁至買方,造成實價成交價格膠著。」

強調,短期內市場觀望氛圍將增強,屋主為保有轉手彈性,部分開價將略降,成交價與開價落差擴大,議價空間可望提升至5%~10%,但成交量則將持續下探,特別是北台中、西屯、新莊與三重板橋一帶小宅市場。


9️⃣ 📊 表格整理:台北、台中、高雄小宅單價對照

為讓民眾掌握各大都會小宅市場現況,以下彙整2024年Q4實價登錄資料,整理各區平均單價與30坪以下社區最高單價。

都市 平均單價(萬元/坪) 30坪以下單價最高社區 最高單價(萬元/坪)
台北市 86 皇翔天匯 130
新北市 65 玖原ONE 75
台中市 56 國泰層峰 68
高雄市 42 美術館ONE 53

📌 值得注意的是,台北市仍穩坐全台最高單價寶座,30坪以下高單價產品普遍集中於信義、大安、松山及內湖區。台中則以七期、西屯區為主,受政策衝擊最為劇烈。

此外,高雄美術館特區自亞洲新灣區效應發酵後,30坪以下小宅單價明顯上揚,預期未來高單價社區若無調降售價,成交動能將大幅放緩。


🔟 📑 結論:政策效應與購屋建議

📌 政策短期效應

  • 小宅市場降溫,成交量減少

  • 價格橫盤,議價空間擴大

  • 投資型小宅轉手意願降低,部分市場出現提前拋售

📌 自住客建議

  • 若有自住需求,可趁議價空間擴大時再行進場

  • 建議選擇總價合理、社區管理優、地段佳的產品

  • 避免購買稅負壓力較高、投機氛圍濃厚的投資型小宅

📌 投資型買方建議

  • 建議觀望至2025下半年,待政策效應消化、價格修正穩定後,再評估入場時機

  • 轉向30坪以上、總價低於高價住宅門檻的質感中古屋,避開單價稅負陷阱

📌 報稅提醒

  • 房產若屬105年前取得且無法舉證成本,須提前盤點轉售策略與報稅方式

  • 可諮詢專業稅務顧問,評估採舊制或房地合一稅新制方式,計算最適稅負方案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若您有任何疑問或建議,歡迎留下您寶貴的建議,我們將盡速與您聯繫,感謝!


如果您有關於本網站的物件;或與工業不動產的買賣、租賃、或估價相關的問題,請利用下列的表格與我們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