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環境快速變化與科技日新月異的浪潮中,傳統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轉型壓力。許多企業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既要維持穩定營收,又需尋求創新突破,以應對消費者需求多樣化及全球供應鏈重整的衝擊。信立(4303)與大洋(1321)作為各自領域的代表企業,選擇走出一條結合「利基市場專注」與「資產活化創造價值」的雙重發展路線。
信立憑藉其在防水透濕膜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成功抓住戶外運動及機能服飾市場需求,打造出強勢的產品競爭力。此產品不僅具備高附加價值,也因環保與高性能需求增溫,成為帶動公司營收成長的主要動力。同時,信立在土地資產的佈局上更是不遺餘力,積極推動工業廠房活化計畫,透過拆分與銷售小型廠房的模式,有效提升資產運用效率,進而穩定現金流。
大洋則在合皮事業部經歷庫存去化與客戶結構調整後,迎來訂單回溫,加上結合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概念的產品研發,強化了與既有及新客戶的合作關係,逐步收成業績成果。另一方面,大洋的土地資產廣泛且多元,涵蓋桃園、中和、高雄及大陸惠州等地,且多個項目正處於規劃或合建階段,預計未來數年將陸續釋放資產價值,為營運帶來持續的支撐。
這兩家公司不約而同地利用產品利基與資產優勢,形成雙輪驅動的成長動能。在市場需求不確定及全球經濟環境動盪的情況下,此策略不僅提升了企業抗風險能力,也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本文將從多面向分析信立與大洋的營運結構、產品布局、資產活化現況,以及未來發展潛力,並針對投資人及產業觀察者提供深度見解與策略建議。
二、📝 目錄
三、🌟 信立(4303):防水透濕膜需求強勁,資產活化添柴
四、📈 大洋(1321):合皮事業谷底回升,建材與都更案接力推
五、📊 善用表格:信立與大洋營運與資產概況比較
六、💡 觀點與建議:雙引擎策略的潛力與挑
七、🎯 結論:穩健前行,信立、大洋開創營運新局面
三、🌟 信立(4303):防水透濕膜需求強勁,資產活化添柴火
信立在近年營運上展現韌性,尤其在特定利基產品的深耕,為其帶來穩定的訂單動能。同時,其積極的資產活化策略,也為未來的收益增添了想像空間。
營收成長動能: 信立在去年前年營收實現年增19.48%,顯示其營運已見明顯回溫。這主要歸因於其在利基產品方面的佈局獲得顯著成效。
防水透濕膜需求強勁: 目前,信立的防水透濕膜產品需求表現強勁,這項產品的終端市場主要應用於衝鋒衣、滑雪衣等高機能服飾。這些產品對於材料的防水、透濕性能要求極高,屬於高附加價值的利基市場。
營收占比與成長預期: 防水透濕膜的營收占比已達到約5~6成,顯示其已成為信立的核心主力產品。法人預期,受惠於戶外活動風潮以及高機能服飾市場的持續擴大,防水透濕膜的業績有機會實現年增3~4成的顯著成長,為信立的營收帶來強勁支撐。
資產佈局: 除了核心業務的成長,信立近年也積極進行資產佈局。透過收購緊鄰的工業地,其土地資產已增加至2.64萬坪。這龐大的土地儲備,為其未來的資產活化提供了豐富的潛力。
廠房活化規劃: 信立表示,後續將啟動廠房活化作業。具體規劃是將一廠規劃成多筆小型工業廠房,並以建案模式銷售。這種開發模式,能將閒置資產轉化為實質的收益,而非僅僅是帳面價值。
營運收益提振: 若這些廠房活化案能夠成功推動並銷售,將有助於營運收益進補、提振。這不僅能為公司帶來一次性的銷售利潤,長期來看,若能建立起成功的資產活化模式,也能為公司提供多元化的獲利來源。
四、📈 大洋(1321):合皮事業谷底回升,建材與都更案接力推升
大洋作為老牌企業,其營運表現同樣受到利基市場回溫和資產開發的雙重影響。特別是其合皮事業部的庫存去化與新單拓展,以及建材事業部的穩健支撐,搭配豐富的土地都更與合建案,為其營運帶來了新的動能。
一年去化: 大洋的合皮事業部經歷了一年的庫存去化調整期,顯示市場需求一度疲軟。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特定客戶的庫存已耗盡。
單量回升: 庫存去化後,合皮產品的單量顯著回升,這直接反映在銷售表現上。上半年銷售較去年下半年成長3-4成,顯示市場需求正穩健復甦。
瞄準ESG浪潮: 值得關注的是,大洋積極瞄準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浪潮興起帶來的商機。公司與既有及新客群開發環保、永續相關的產品,並已取得客戶認可,新單拓展逐收成效。這項策略不僅符合市場趨勢,也有助於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和競爭力,有利於下半年的營運持續走高。
經濟回溫效益: 大洋的建材事業部同樣受惠於整體經濟的回溫。廠辦興建隨經濟復甦陸續重啟,為建材需求帶來增長。
政府政策推動: 此外,政府持續擴大綠電、基礎建設力道與震後重建速度加快,都為建材事業部提供了穩健的支撐。特別是綠電相關的基礎設施建置,將對環保建材等產生長期需求。
營運穩健支撐: 綜合上述因素,建材事業部預計將保持穩健的營運表現,成為大洋營收的重要支柱。
大洋在土地資產開發方面的潛力,是其未來營運成長的一大看點,其豐富的土地儲備為資產活化提供了廣闊空間。
文山區興隆段都更案:
土地面積: 397.18坪
大洋持分: 二分之一
都更面積: 1125.6坪
合作夥伴: 已與甘霖建設簽訂都更合建契約。此案位於精華地段,若能成功推動,將為大洋帶來可觀的業外收益。
中和土地合建案:
實際開發區: 三區,共9,912坪
合作夥伴: 已與馥羽建設簽訂合建契約
進度: 現正調整規劃設計,預計2025年第四季取得建照。中和土地面積龐大,開發後將帶來顯著的營收和利潤貢獻。
豐富的土地資產: 除了上述兩項具體進展的案件,大洋還有包括桃園蘆竹廠、中壢廠、新屋下埔村、高雄前鎮區興邦段及大陸惠州廠等多處土地資產。這些未來的資產活化題材,為大洋的長期營運發展提供了強勁的想像空間。分析師認為,這些資產的活化將是支撐大洋未來業外收益的重要來源。
五、📊 善用表格:信立與大洋營運與資產概況比較
以下表格彙整了信立與大洋的關鍵營運與資產資訊,便於讀者一目了然:
項目 | 信立(4303) | 大洋(1321) |
主要業務 | 防水透濕膜、其他化學製品 | 合成皮、建材 |
利基產品 | 防水透濕膜(衝鋒衣、滑雪衣等) | 合皮(特定客戶庫存去化後單量回升)、ESG相關環保產品 |
利基產品營收占比 | 約50~60% | 合皮事業部上半年銷售較去年下半年成長30-40% |
預期成長(防水透濕膜) | 年增30~40% | N/A |
土地資產 | 2.64萬坪緊鄰工業地 | 文山區興隆段(397.18坪,持分1/2)、中和(9,912坪,三區)、桃園蘆竹廠、中壢廠、新屋下埔村、高雄前鎮區興邦段、大陸惠州廠 |
資產活化規劃 | 一廠規劃多筆小型工業廠房,以建案模式銷售 | 文山都更案(與甘霖建設)、中和合建案(與馥羽建設),預計2025年Q4取得建照 |
對營運影響 | 有助營運收益進補、提振 | 合皮單量回升、建材穩健支撐、都更合建案貢獻業外收益 |
關鍵趨勢 | 高機能服飾市場成長 | ESG浪潮、經濟回溫、政府綠電與基礎建設 |
六、💡 觀點與建議:雙引擎策略的潛力與挑戰
信立與大洋的雙引擎策略,為傳統產業帶來了轉型升級的典範。然而,在看到潛力的同時,也應正視其可能面臨的挑戰。
觀點: 信立的防水透濕膜和大洋的環保合皮產品,都證明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專注於高附加價值、技術門檻較高或符合特定趨勢的利基市場,是企業脫穎而出的關鍵。這些產品通常擁有更高的毛利率和更穩定的需求,能有效降低市場波動的影響。
建議: 兩家公司應持續投入研發,強化其在利基產品上的技術領先優勢,並密切關注終端市場的變化,及早佈局下一代利基產品。例如,信立可探索防水透濕膜在更多非服飾領域的應用,大洋則可深化ESG相關材料的開發,鞏固其在綠色供應鏈中的地位。
觀點: 兩家公司透過活化閒置土地資產來增加營收,是一個聰明的財務策略。這不僅能將非流動資產轉化為現金流,也能提升股東價值。尤其在房地產市場相對穩健的台灣,土地開發具有一定的獲利潛力。
建議: 儘管資產活化前景看好,但仍需注意其開發時程的不確定性、建造成本的控制,以及市場景氣變動的風險。公司應審慎評估每個開發案的潛在收益與風險,並確保有足夠的資金支持開發進度。同時,保持與合作夥伴(如甘霖建設、馥羽建設)的良好溝通,確保開發案順利推進。
觀點: 大洋瞄準ESG浪潮開發環保產品,是其成功轉型的重要方向。隨著全球對環境永續和企業社會責任的日益重視,綠色產品和製程將成為未來市場的主流。這不僅能提升企業形象,更能創造新的商業機會。
建議: 信立與大洋都應將ESG理念更深層次地融入其營運策略中。這包括推動製程綠化、減少碳排放、開發可回收或生物可分解材料等。透過取得相關國際認證,不僅能提升產品競爭力,也能吸引更多重視永續發展的國際客戶,為公司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七、🎯 結論:穩健前行,信立、大洋開創營運新局面
信立與大洋的營運策略,充分體現了傳統產業在面對外部挑戰時的韌性與創新能力。透過深耕利基產品掌握市場需求,並積極活化閒置資產創造業外收益,兩家公司成功點燃了營運的「雙引擎」。
信立憑藉防水透濕膜的強勁需求,預計營收將持續成長,配合工業地資產的活化,有望迎來營運收益的顯著提升。大洋則在合皮事業部庫存去化後迎來訂單回溫,特別是搭上ESG順風車開發環保產品,加上建材事業部的穩健支撐,以及多筆土地都更與合建案的陸續推進,其資產活化題材更是豐富,為未來營運帶來豐沛的想像空間。
儘管資產開發存在一定的時程和市場風險,但只要兩家公司能夠謹慎管理、有效執行,並持續強化其在利基市場的競爭力,同時積極擁抱ESG趨勢,信立與大洋有望在各自的產業領域中穩健前行,開創出更加亮麗的營運新局面,為股東和市場帶來更多驚喜。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