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七股都市計畫與地方發展契機
🏘️ 七股現況概述
🏗️ 七股都市計畫詳解
🌊 周邊開發與產業導向
📊 七股都市計畫表格分析
🏘️ 聚落人口與生活現況
🌱 產業與觀光潛力分析
💡 觀點與策略建議
📝 結論與未來展望
臺南市七股區長期以農業及漁業為主,但隨著大埕與玉成兩里聚落逐漸形成中型聚落,居民數量不斷增加。雖然人口成長,但土地多屬非都市土地,使得公共設施、交通動線及生活機能無法滿足現代需求。這種現象限制了聚落持續發展,也影響了居民生活品質與區域經濟活力。
市長黃偉哲對七股地區的都市規劃高度重視,指示都市發展局制定完整的 七股都市計畫。該計畫以土地使用規劃、公共設施配置與防災減災措施為核心,目標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強化產業發展潛力、並結合觀光資源,打造宜居且具有產業競爭力的區域環境。
七股都市計畫的總面積為 172 公頃,其中新增開發用地約 42 公頃,採取區段徵收方式分階段推動。透過這一計畫,既有聚落的空間問題、公設不足問題及產業發展瓶頸將逐步解決,為地方創造多元經濟發展契機,同時提升聚落的永續發展能力與防災安全水平。
此外,都市計畫也考量了周邊環境與生態保護,特別是台糖造林地、農業區及水資源管理,將土地開發與環境保護做有機結合,使七股區不僅提升現有居住條件,也為觀光休閒產業及未來投資提供穩定基礎。
人口與職業分布
聚落人口逐年增加,目前主要由農漁業從業人口及地方小商業組成
青年人口比例逐步提高,但因就業與教育資源有限,部分年輕家庭選擇外移
家庭型態以小家庭和新婚族群為主,對住宅、教育及公共空間需求明顯增加
住宅與建築現況
聚落內住宅以透天和低層建築為主,住宅密度逐步增加
缺乏規劃完善的社區綠地與公共空間,居民活動場域有限
新興住宅區與老舊聚落交錯,建築規模與風格不統一
生活機能與公共設施
教育資源不足:學校數量與容量無法滿足新增人口需求
醫療與社福設施不足,影響居民長期生活品質
道路及排水系統老舊,部分區域缺乏完整交通動線
非都市土地限制
地區多屬非都市土地,導致建築密度受到嚴格限制
公共設施規劃難以集中,造成資源分散與效率低下
公共服務不足
缺乏足夠的學校、公園及社區活動場域
排水與防洪設施不完整,面臨暴雨或颱風時災害風險增加
產業發展受限
工業用地有限,無法大規模擴展工業與科技產業
觀光資源雖具潛力,但缺乏整體規劃與基礎設施支持
當地中小型企業及農漁業受土地使用限制影響,產業升級困難
防災能力不足
排水系統零散且容量有限,暴雨期間容易淹水
缺乏防洪堤及緊急避難設施
災害應變計畫尚未完善,影響居民安全
七股區現況顯示,隨著人口聚落規模增大,原有非都市土地與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逐漸浮現。都市計畫的制定不僅是土地使用規劃的需求,更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質、防災能力及經濟發展的重要策略。透過系統性規劃與公共設施整合,七股區有機會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實現居住、產業與觀光的多元發展,成為南部地區的新興聚落典範。
都市計畫總面積:172公頃
新增發展用地:42公頃,採區段徵收方式
土地使用規劃:
第一類住宅區
第二種農業區(含台糖造林地)
商業與觀光服務區
公共設施區(道路、排水、社福)
表1:七股都市計畫土地使用規劃
| 土地類型 | 面積 (公頃) | 用途 | 備註 |
|---|---|---|---|
| 住宅區 | 60 | 居住 | 提升居民居住品質 |
| 第二種農業區 | 50 | 農業與造林 | 生態保護兼觀光 |
| 商業觀光區 | 20 | 商業、觀光服務 | 發展地方特色產業 |
| 公共設施 | 42 | 道路、排水、社福 | 支援聚落及未來人口 |
規劃主次幹道與社區支路,改善聚落交通
設置排水系統與防洪設施,提高防災能力
公共設施包括公園、運動場、教育及社福用地
配合工業區與觀光區發展,兼顧居民生活需求
42公頃新增發展用地:先公告第三種農業區,再依《區段徵收實施辦法》辦理
區段徵收重點:公益性及必要性審查
台糖造林地(16公頃)劃入第二種農業區,兼顧生態保護與觀光導向
七股工業區提供就業機會,工業用地規劃符合環保及安全標準
台糖造林地規劃保護生態,兼顧休閒觀光
工業與觀光並行,帶動區域經濟多元化
發展漁村觀光、休閒農業、生態旅遊
結合地方文化資源與海岸風景,增加觀光吸引力
提升地方收入並創造就業機會
表2:七股公共設施與人口服務量分析
| 設施類型 | 目前服務量 | 計畫增加量 | 備註 |
|---|---|---|---|
| 道路 | 5公里 | +10公里 | 連接聚落與工業區 |
| 公園 | 2座 | +5座 | 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
| 學校 | 1所 | +2所 | 因應人口增加 |
| 排水系統 | 部分改善 | 全面改善 | 防洪及減災需求 |
家庭型態以小家庭及新婚族群為主
青年人口比例增加,對教育及社福設施需求高
老年人口逐漸增加,需加強醫療與休閒設施
聚落內多為透天住宅及低密度住宅
住宅密度增加,但缺乏社區綠地與公共空間
替代都市計畫將優化住宅區與公共設施配置
漁村觀光結合在地文化及漁業資源
休閒農業及生態教育導向,吸引都市居民週末休閒
導入觀光服務設施,提高地方經濟收益
七股工業區提供就業及產業發展空間
產業規劃兼顧環境保護,降低開發衝擊
提供投資機會,吸引企業進駐
台糖造林地保護生態,兼顧休閒與教育
第二種農業區保持土地永續利用
配合都市景觀規劃,打造宜居環境
提升住宅區綠地與公共設施
改善交通及社區服務
增設醫療、教育及社福設施
發展漁村觀光、休閒農業與生態旅遊
工業區與觀光休閒並行,提高就業與收入
提升地方文化與觀光資源整合
完善排水與防洪系統
保護農地及造林區,避免過度開發
強化都市規劃與永續發展策略
七股都市計畫通過後,172公頃規劃與42公頃區段徵收地區將分階段實施,解決既有聚落發展瓶頸,提供完整公共設施與生活服務。
未來,七股將形成住宅、觀光、工業多元共存的聚落,兼顧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達到減災、永續、活絡地方經濟的目標。都市計畫完成後,七股將成為臺南南部新興發展重鎮,吸引投資與觀光資源,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與地方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