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美中貿易戰下鋼塑產業現況
⚡ 鋼鐵產業分析
🔹 塑化產業分析
💼 龍頭企業案例分析
中鋼、台塑、南亞、台化營運策略
💡 投資與產業策略建議
🔮 結論:2020-2026 年鋼塑產業前景
2019 年受美中貿易戰及全球經濟放緩影響,鋼鐵與塑化產業動能明顯熄火。鋼鐵業因下游客戶需求減弱,價格下探而呈現虧損;塑化業面臨「有量無價」困境,產品線部分停產止血。
展望 2020-2026 年,鋼鐵業呈現審慎樂觀,而塑化業則持續面臨市場壓力。本文將詳細分析兩大產業的市場趨勢、產能布局、國際影響及策略建議。
中鋼認為,2020 年整體鋼價有望止跌回升。雖然鐵礦砂原料「易跌難漲」,但巴西淡水河谷水壩潰堤造成產量減少後,產能逐步恢復對鋼鐵業有利。
此外,台商回流投資新台幣 7000 億元,帶動鋼板與 H 型鋼訂單增加。中龍及中鋼構也逐步切入離岸風電市場,鋼鐵營運有望優於 2019 年。
| 項目 | 2019 年價格 | 2020 年初 | 2020 年 7 月 | 2025 年最新價格 | 趨勢分析 |
|---|---|---|---|---|---|
| 鐵礦砂 (美元/噸) | 66 | 66 | 126 | 110 | 原料價格高位震盪,受巴西淡水河谷與澳洲出口供應影響,短期易跌難漲 |
| 熱軋鋼捲 (新台幣/噸) | 22,000 | 21,500 | 20,800 | 26,500 | 受下游客戶需求回暖及台商回流投資帶動,價格呈穩步上升 |
| H 型鋼 (新台幣/噸) | 18,000 | 17,800 | 18,200 | 23,000 | 台商回流及基礎建設需求增加,帶動 H 型鋼價格回升 |
| 冷軋鋼捲 (新台幣/噸) | 24,000 | 23,500 | 22,800 | 28,500 | 電子及汽車用鋼需求增加,價格持續攀升 |
| 不鏽鋼 (新台幣/噸) | 80,000 | 78,500 | 77,500 | 95,000 | 國際不鏽鋼需求回溫,供應端緊張推升價格 |
📈 趨勢分析解讀:
鐵礦砂價格:經歷 2020 年高峰後,2025 年保持中高位震盪,短期仍受國際供需影響,長期鋼廠需密切關注原料成本波動。
熱軋與 H 型鋼:隨台商回流建廠及離岸風電、基礎建設需求增加,鋼價穩步回升,預期未來 2-3 年仍有正向成長動能。
冷軋與不鏽鋼:電子、汽車、家電需求回溫,加上全球供應鏈緊張,價格呈現上升趨勢,對鋼鐵廠毛利率形成支撐。
台商回流建廠效應
中鋼內部統計,2025 年可承接 H 型鋼及鋼板訂單超過 12 萬噸,相比 2020 年增加約 20%。
台商回流投資集中於北部與中南部工業區,帶動本地鋼材需求。
新能源市場切入
中鋼構積極參與離岸風電專案,包括南港 C3 與北海岸開發案,提供 H 型鋼與特種鋼材供應。
2025 年鋼材產能利用率提升至 95%,離岸風電占鋼鐵營收比重約 12%。
預期營運
隨著基建需求與新能源市場穩定成長,2025-2026 年鋼鐵營運將逐步回升,全年毛利率可望提升至 18-20%。
國內鋼鐵產業整體呈現正向展望,特別是高附加值產品與工程用鋼將是主要成長動能。
| 市場 | 主要需求特點 | 訂單影響 | 展望 |
|---|---|---|---|
| 美國 | 基礎建設與新能源專案 | 台商出口訂單增加 | 中高鋼價支撐,市場穩定成長 |
| 中國 | 新增產能有限、基建需求穩定 | 供應端價格穩定 | 短期價格壓力有限,但競爭仍存在 |
| 歐洲 | 風電及基建專案 | 高端鋼材需求上升 | 高附加值產品毛利率提升 |
| 亞洲其他 | 建築與電子產業需求 | 鋼材出口成長 | 需求穩定,供應鏈逐步完善 |
政策因素:
政府持續推動台商回流投資與基礎建設專案,利於鋼鐵產業長期成長。
經濟刺激與新能源政策支持離岸風電與綠能基建需求,鋼鐵訂單增幅可望維持 5-10%/年。
市場需求仍低迷:2025 年全球塑化市場需求成長緩慢,主要因中國產能釋放與下游電子、汽車需求增速放緩。
原料成本波動:原油價格 2025 年平均約 80 美元/桶,乙烯及 PVC 成本相對穩定,但仍高於 2020 年水平,對毛利率形成壓力。
出口壓力與競爭:中東、東南亞及中國新增產能競爭激烈,台塑四寶需加強高附加值產品策略。
| 原料類別 | 2019 年均價 (新台幣) | 2020 年均價 | 2025 年均價 | 市場趨勢 | 備註 |
|---|---|---|---|---|---|
| PTA | 900 | 850 | 1,050 | 需求回穩 | 下游客戶需求逐步回升 |
| PVC | 25,000 | 23,500 | 27,000 | 中國產能釋放但出口需求增長 | 高附加值建材用料價格支撐 |
| PE/PP | 30,000 | 28,800 | 33,500 | 下游客戶需求改善 | 主要供應電子、包裝及汽車產業 |
趨勢解讀:
2025 年塑化市場呈現分化,高附加值與專用塑料價格回升,但標準商品仍受國際競爭壓力。
台塑四寶需透過產品升級、成本優化及市場多元化布局,以降低市場波動風險。
中國新增產能:抑制價格上漲力道
客戶採購保守:企業訂單下降
部分產品線停車:止血保護現金流
美洲市場:出口需求受美中關稅影響,短期波動大
中國市場:新增產能開出,抑制價格
歐洲及亞洲其他市場:需求增長有限,高附加值產品仍有市場
H 型鋼與鋼板訂單:預計承接 10 萬噸以上
離岸風電市場布局:南港 C3 開發案及離岸風電鋼材供應
預期營運:2020-2026 年營運優於 2019 年
高附加值產品聚焦:降低市場價格衝擊
成本控制與生產效率:維持利潤空間
出口與內銷平衡:因應國際不確定性
多元原料布局:PE、PP、PVC等
國際市場出口:歐洲及東南亞市場
生產靈活性:應對價格波動
產品多樣化:聚焦高附加值及特殊用途材料
成本控管:維持毛利率
國際布局:減少單一市場依賴
鋼鐵業在 2020-2026 年間,營收及獲利潛力相對較高,主要原因包括:
台商回流投資帶動需求:政府統計顯示,台商回流投資金額約 7,000 億新台幣,將陸續投入廠房建置、設備添購及基礎建設訂單,推升鋼材需求量。
新能源市場訂單增加:離岸風電、光伏基礎架構、綠色建築與基礎建設專案的啟動,預計每年為鋼鐵業帶來 5-10% 的額外營收成長。
國際鋼價回升:隨美國鋼鐵產量控制及國際市場需求回暖,鋼材價格逐步止跌並呈現溫和上漲,利潤空間提升。
相較之下,塑化業則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原料價格波動大:原油與乙烯價格波動直接影響塑化產品成本,毛利率承壓。
中美貿易影響:關稅與貿易談判進程不確定,對出口型塑化企業影響明顯。
中國新增產能競爭:2020-2025 年中國持續新增塑化產能,抑制全球產品價格上漲動能。
因此,投資人對鋼鐵業的樂觀看法相對明顯,而塑化業需採取謹慎觀望策略,尤其在中短期市場波動下。
加強離岸風電與基礎建設布局:鋼鐵廠應投入高附加值產品,如 H 型鋼、特殊規格鋼板,承接離岸風電及大型建設專案。
產能擴張與自動化升級:透過智能化生產線、機械化搬運及品質管控系統,降低人工成本並提高產能利用率。
研發高性能鋼材:針對新能源及高端建築市場,開發耐腐蝕、耐高壓及輕量化鋼材,提升產品附加值。
聚焦高附加值產品:如工程塑料、功能性樹脂、高耐熱與高耐化學品塑料,降低對低價標準產品的依賴。
成本控制與製程優化:優化能源使用與原料採購,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毛利波動風險。
策略性國際布局:透過設立海外生產基地或合資廠,分散出口風險及關稅壓力。
分散市場風險:鋼鐵業及塑化業應加強多國銷售布局,降低對單一國家或客戶依賴。
精準掌握產業需求趨勢:追蹤離岸風電、光伏、電子及建築市場的材料需求,快速調整生產計畫。
客戶關係經營:與核心客戶建立長期合作,提前獲得訂單資訊,確保產能排程及毛利率穩定。
中美貿易政策動態監控:鋼鐵及塑化企業需密切關注關稅調整與貿易談判進展,快速做出口或生產調整。
原料價格風險控管:採取期貨、長約或多供應商策略降低原料成本波動影響。
多基地策略:鋼鐵及塑化業應透過台灣、中國、東南亞等多地生產與儲運布局,降低地緣政治與市場集中風險。
鋼鐵與塑化產業展望分歧明顯:
鋼鐵業:受益台商回流及新能源市場訂單,2020-2026 年營運逐步回升,策略布局、產能擴張及新能源切入將是主要成長動能。
塑化業:面臨中美貿易及中國新增產能壓力,短期衰退可能延續。策略需聚焦高附加值產品、成本控制與國際市場布局,以維持競爭力。
整體而言,鋼鐵業長期看好,營收及獲利潛力高;塑化業需策略性調整產品與市場布局,才能在國際市場中保持穩健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