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從2019到2026,台南地政局的華麗轉型
🧱 土地開發成果回顧:優質工程與榮耀紀錄
🏗️ 永康物流與新營長勝雙星:南北呼應的發展軸線
🌊 防洪與綠地:兼顧永續與城市安全
💼 吸引台商回流:打造最強投資熱區
🧩 八大新興開發區總覽與分析(附表格)
🧠 智慧地政與E化服務:以數位轉型帶動效率
💬 不動產交易安全與透明化:市場信任的基石
🌱 農水路修繕與區域平衡發展:照顧基層、兼顧永續
💡 策略觀點與建議
🏆 結論:邁向「幸福宜居」的希望家園
近年來,台南市政府地政局以「地政為庶政之母」為施政核心,積極推動土地開發、便民服務、智慧地政與產業配套,讓市民「過得更好、做得更好」。
從108年(2019)開始,台南地政局的成績斐然,無論在土地重劃、防洪工程、公共設施完善或地籍重測,皆屢獲中央肯定。
其中,永康物流園區與新營長勝營區兩大開發案的完工,象徵台南南北均衡發展的關鍵里程碑。這不僅將帶動就業機會與地方財政,還能提供民眾更便捷的交通與優質公設。
展望2026年,地政局不僅要延續土地開發的成功經驗,更將投入八大新興開發區的規劃,藉由公私協力、智慧治理與永續思維,打造真正「宜居、宜業、宜遊」的幸福大台南。
台南市地政局在2019年至2025年間陸續完成多項指標性工程,每一項都見證著城市建設的品質與決心。
| 📍工程名稱 | 🏆 獲獎紀錄 | 🌟 特點 | 🏗️ 狀態 |
|---|---|---|---|
| 永康砲校一期區段徵收 | 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施工品質特別獎 | 完成道路通車,吸引台商回流設廠 | 已完工 |
| 麻豆工業區市地重劃 | 公共工程金安獎優等 | 設置10萬噸滯洪池,有效防洪 | 已完工 |
| 平實營區重劃 | 土木水利學會工程美化獎優等 | 綠地結合生活機能 | 已完工 |
| 運河星鑽工程 | 公共工程優質獎入圍 | 再造中正商圈繁榮 | 已完工 |
| 長勝營區市地重劃 | 公共工程優質獎入圍 | 南市北端物流重鎮 | 2026通車 |
📌 分析:
這些工程不只是建設,更是「城市再造」的具體實踐。每一案都具備三大特質:
✅ 品質嚴格把關:獲獎率高於全國平均;
✅ 功能導向設計:兼顧產業發展與市民生活;
✅ 防洪與環境共榮:導入永續工程理念。
永康物流區段徵收案於2020年4月完成驗收並開放通車,總面積達80公頃,是台南市北區的重要產業平台。
| 指標 | 數據 |
|---|---|
| 開發面積 | 80公頃 |
| 主要用途 | 物流中心、產業倉儲、交通轉運 |
| 預計創造就業 | 3,500人 |
| 預估產值 | 約新台幣120億元/年 |
💬 觀點:
永康物流區不只是「倉儲基地」,更是台南北部產業升級的節點。靠近南科、崑山科技大學與高速公路,具備「人流、物流、技術流」三重優勢。
新營長勝營區重劃面積達54公頃,位於台南溪北核心地帶,與南科聯動,將形成南北均衡發展格局。
| 指標 | 數據 |
|---|---|
| 開發面積 | 54公頃 |
| 預計引進產業 | 智慧製造、物流服務 |
| 新設公園綠地 | 8公頃 |
| 預期完工 | 2026年 |
💬 觀點:
長勝營區的啟用,將徹底改變新營市的城市結構。過去偏重行政與住宅,未來將轉向產業導向與智慧物流,吸引青年回流與創業。
防洪工程是台南地政發展的重要支柱。
以麻豆工業區的10萬噸滯洪池為例,整合排水系統與雨水回收,成功提升區域防災能力,並獲全國優良工程獎。
🌳 公園綠地覆蓋率提升至 35%;
🌺 公共設施融入「生態透水地坪」;
🚶 推動人行綠廊、河畔步道系統;
🌾 整合農水路改造與社區防洪。
這些工程使台南不僅是「工業重鎮」,更是「宜居綠城」。
中美貿易戰後,台商回流潮湧現。地政局提前布局土地供應,以迎接回流投資。
| 投資項目 | 地點 | 投資金額 | 就業機會 |
|---|---|---|---|
| 台商製造園區 | 永康區 | 45億元 | 2,000人 |
| 電子零件加工區 | 賢豐開發區 | 25億元 | 1,200人 |
| 綠能產業基地 | 喜樹灣裡 | 30億元 | 800人 |
💬 策略建議:
建立「單一窗口」招商平台,縮短審核期。
提供租稅優惠、土地代開制度。
加強交通與勞動力配套,提高投資黏性。
| 開發區名稱 | 面積(公頃) | 開發方式 | 主要用途 | 預期完成 |
|---|---|---|---|---|
| 怡中開發區 | 22 | 市地重劃 | 住宅+商業 | 2026 |
| 北安商業區 | 18 | 區段徵收 | 商業服務 | 2027 |
| 賢豐開發區 | 20 | 市地重劃 | 科技產業 | 2026 |
| 喜樹灣裡開發區 | 26 | 區段徵收 | 綠能產業 | 2028 |
| 南科F.G區 | 30 | 區段徵收 | 高科技產業 | 2026 |
| 永康六甲頂區 | 28 | 市地重劃 | 住宅與工業混合 | 2027 |
| 永康崑大路區 | 24 | 市地重劃 | 學區住宅與商業 | 2026 |
| 永康二王區 | 30 | 區段徵收 | 新興都市副中心 | 2028 |
合計總開發面積約228.57公頃,提供可建築用地142.841公頃。
這將是台南下一個十年的土地黃金帶。
🌐 E化地籍系統完成機房共構與資安升級。
📲 區公所地政工作站增設32個,服務2880件以上。
🎵 音樂會式宣導活動為全國首創,提高租賃意識。
📡 導航地圖結合地籍清理系統,標售成果良好。
這些創新舉措讓地政服務更透明、更快速、更貼近民眾。
地政局持續強化租賃管理、房價揭露制度與契約透明化。
💡 推行三大制度改革:
📘 建立租賃登錄平台;
📊 強化不動產交易比價查詢;
⚖️ 加入租客保障條款與糾紛調解機制。
這使台南市成為全台交易安全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配合市長政策,地政局向中央爭取補助4,000萬,自籌市預算6,000萬,用於農水路修繕與防災改善。
👉 改善重點:
農路排水渠系統升級;
建立智慧監測;
提升農村景觀;
加強與水利局協同規劃。
這些措施讓農村地區的生活品質與城市區域同步提升。
台南市地政局近年在土地開發與智慧治理方面成果斐然,但在邁向更高層次的城市發展目標前,仍有多項可持續精進的方向。以下提出五大策略建議,協助台南在未來五年內成為「南台灣永續宜居城市典範」。
現今的地政業務不再只是紙本登記與行政作業,而是「資料驅動的決策引擎」。
建議地政局導入 GIS地理資訊系統結合AI運算模型,建立「智慧土地治理平台」,以掌握城市土地利用即時狀況。
📊 平台核心功能:
AI地價預測系統:透過歷年交易資料與地段特徵,自動預測區段地價走勢。
工程進度即時追蹤:透過雲端監控與BIM建築資訊模型,讓各區開發進度透明化。
地籍資訊整合地圖:民眾可線上查詢土地現況、使用分區與法令限制,減少臨櫃時間。
智慧決策儀表板:讓市府首長可快速掌握土地供應、標售、產業投資分布情況。
🌍 實施效益:
減少地籍錯誤與人工作業失誤率達50%。
增加標售透明度,提升地價穩定性。
強化地政行政決策即時性與準確性。
💬 建議補強:
此平台應採開源架構,與民間開發商、學術單位合作,定期進行數據校正與AI模型訓練,以確保演算法準確與決策公信力。
隨著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ESG(環境、社會、治理)理念成為全球主流,土地開發不能僅追求經濟效益,而必須兼顧環境永續與社會共榮。
🏗️ 建議建立「台南市土地開發ESG評鑑標準」:
| 指標分類 | 內容方向 | 評分範例 |
|---|---|---|
| E(環境) | 滯洪設施、綠地比率、能源效率 | 綠化覆蓋率達35%以上得高分 |
| S(社會) | 社區參與、公共設施普及 | 與地方居民協商會議至少3次 |
| G(治理) | 招標透明度、資訊公開 | 工程文件全面數位上傳備查 |
📈 效果分析:
提升開發案社會接受度與信任感。
吸引國際投資基金參與(因ESG為投資評核標準之一)。
降低公共爭議,形成「共榮型開發」新典範。
💡 觀點補充:
未來可參考新加坡、首爾等城市的「綠色開發評分系統」,將ESG成為招標必要條件之一,確保每一筆公共支出都兼顧永續價值。
南科是台南最重要的經濟引擎,但目前就業與產業聚焦於科學園區範圍內,尚未充分外溢至周邊地區。
地政局可透過土地再利用與產業空間規劃,強化南科與新營、永康之間的鏈結。
🔩 策略重點:
建立「南科+」延伸園區概念,引導次級產業與物流設施落腳永康物流園區。
推動青年創業基地土地優惠,在崑大路、六甲頂設置青年創業園區。
鼓勵南科企業參與地方建設,如贊助公共空間美化、設置企業社會責任(CSR)合作案。
📊 預期成效:
提升永康與新營地區青年就業率5~8%。
促成南北均衡產業發展,緩解人口外移。
強化「就業在地化」,縮短通勤時間與交通壓力。
交通是土地價值的放大器。若無高效交通串聯,再優質的開發也難以釋放潛能。
🚦 交通建議:
啟動「北台南物流環線」規劃:串接永康、新營、官田與麻豆。
推動捷運藍線延伸計畫,預留永康物流園區站點。
改善市區道路瓶頸段,包含新營中正路與永康中華路快速化改造。
導入智慧交通管理(ITS),減少通勤尖峰塞車時間。
📈 長期效益:
物流運輸效率提升20%。
吸引企業落腳,形成多核心經濟圈。
住宅區與就業區交通更順暢,提升生活品質。
💬 建議補充:
交通規劃應與土地使用同步審議,確保道路與開發案相輔相成,避免「先建後塞」的惡性循環。
地政業務的專業性高,涉及測量、法規、都市計畫、地籍資料與不動產經濟。
因此,地政局應設立「台南地政學院」作為內部與跨部門培訓平台。
課程建議方向:
📚 土地開發與區段徵收實務
💻 智慧地政資料應用(GIS / AI / BIM)
⚖️ 不動產法律與糾紛處理
🌍 ESG永續開發專題
🧑💼 行政透明與民眾溝通技巧
透過持續教育與實戰演練,可提升地政團隊的專業水準與效率,同時吸引青年投入地政領域,形成永續人才循環。
💡 延伸建議:
學院可與台南大學、成功大學等高教機構合作,設立「公部門地政研究學程」,以實務導向培育新世代土地規劃專家。
經過多年的努力,台南地政局已從傳統行政機關蛻變為一個具備規劃力、創新力與執行力的現代化單位。
從永康砲校一期通車到麻豆工業區滯洪池啟用,從地籍E化到不動產透明交易,每一項成果都在默默改變市民的生活品質。
展望2026年,永康物流園區與新營長勝營區的啟用,象徵台南地政發展正式進入「雙星聯動」的新階段。
這兩大區域不僅能帶動土地價值提升,更將成為南北平衡發展的支撐軸線。
| 願景項目 | 核心指標 | 目標 |
|---|---|---|
| 產業共榮 | 南北雙星園區全面運作 | 創造1萬個就業機會 |
| 永續宜居 | 八大新興開發區完工 | 綠化率達40%、公共設施普及率90% |
| 智慧治理 | 地政E化全面上線 | 民眾滿意度提升至95%以上 |
「希望家園」不僅是政策口號,而是對城市治理的承諾。
它代表著政府將城市空間視為「人民共同生活的舞台」,從交通、教育、環境、產業到文化,都是地政政策的延伸與支撐。
當土地被合理利用、當每一塊開發區都能兼顧經濟與環保、當年輕人願意留下來築夢,
那麼,「希望家園」就不再是一個願景,而是一個正在實現的現場。
台南地政局的角色已從執行者轉為城市設計師。
土地開發將結合智慧科技與社會參與,形成開放透明的新模式。
永康與新營雙引擎啟動後,將帶動整體地價與生活品質雙提升。
未來十年,台南將成為「綠能、科技、文化」三軌並進的永續城市。
地政局的努力,是城市進步的起點。
它讓「土地」不只是冷冰冰的資產,而是承載人民夢想與幸福的根基。
未來的台南,將是一座以創新為動力、以人民為核心的城市。
從永康物流到新營長勝,從地政E化到八大新區,
每一個開發案,都是一頁屬於「幸福宜居大台南」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