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想知道更多桃園廠房或工業地物件資訊,或是您有任何疑問, 請您交給 詠騰工業不動產團隊(曾治緯) 專營桃園工業地廠房買賣及出租服務,不論是工業用地、工業廠房、工業廠辦大樓、農地廠房、物流廠房、天車廠房,各種坪數/各種規格的物件最齊全 土地的專營種類有工業用地、重劃區建地、商業區建地等, 廠房的專營種類有RC廠房、鋼構廠房、SRC廠房、鋼骨結構廠房等, 專營桃園各區農地:桃園農地、蘆竹農地、新屋農地、楊梅農地、新屋農地、楊梅農地、觀音農地、龜山農地、八德農地、平鎮農地, 地標區域還有八德交流道、台61快速道路、楊梅交流道/青埔機場捷運區 還有各大工業區工業地廠房買賣及出租;龜山工業區、幼獅工業區、平鎮工業區、中壢工業區、觀音工業區、大園工業區等、桃園科技園區 整個大桃園地區內的桃園區、龍潭區、大溪區、八德區、龜山區、中壢區、楊梅、新屋區、青埔區(桃園高鐵)、蘆竹區(南崁)、大園區全都有 還有擁有最新資訊,並為所有賣家提供最大曝光買賣在各大如591、Yes319、Houseinfo HouseFun、HouseWeb(HW)、熱門房屋ppt、買房ppt等平台, 詠騰工業不動產團隊(曾治緯),您的需求即是詠騰工業不動產團隊最大的服務目標. 聯絡電話:0981-681-379 歡迎來電 Line ID : 803033 營業地址: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391號(點我開啟 Google 導航)
LOGO

🌍兩度流標、學童受影響!國健署石化工業健康研究進度曝光

  • 工商新聞 2025/10/15
  • 分享到

📖 目錄

  • 🔹 引言:百億石化業與健康風險的拉鋸

  • 🔹 國健署四年計畫全貌與初衷

  • 🔹 雲林、高雄兩地學童暴露研究設計

  • 🔹 兩度流標:風險溝通計畫的困境

  • 🔹 專家觀點:為何沒人願意接標?

  • 🔹 地方反應與居民信任的裂縫

  • 🔹 📊 表格分析:計畫進度與執行瓶頸

  • 🔹 國際對照:他國石化區健康研究模式

  • 🔹 💡 專家建議與政策省思

  • 🔹 未來展望:如何重啟台灣環境健康工程

  • 🔹 🏁 結論:從流標事件看見制度改革的必要


🔹 引言:百億石化業與健康風險的拉鋸

台灣石化工業長期是經濟發展的支柱,但同時也是環境風險的代名詞。雲林麥寮與高雄仁大工業區周邊居民長年關注空氣品質、致癌物暴露與孩童健康議題。
為了「以科學證據釐清健康影響」,國健署與國衛院於 2019 年啟動了一項預算 1.6 億元、為期四年的重大研究計畫──「精進台灣環境健康-以石化工業區周邊學童環境暴露之健康影響評估為主軸」。

然而,五年過去,這項被寄予厚望的研究卻進展遲緩,甚至「子計畫兩度流標」,導致團隊難以順利進入校園與社區採樣。
這不僅是一個行政延誤的故事,更反映出台灣在風險溝通、政策信任與環境健康治理上的深層問題。


📊 國健署四年期計畫的全貌

這項由國健署主導、國衛院執行的研究計畫,核心目標有三:
1️⃣ 了解石化工業區周邊空氣污染的暴露特性;
2️⃣ 評估學童健康風險;
3️⃣ 建立長期環境健康資料庫。

項目 內容說明
計畫名稱 精進台灣環境健康-以石化工業區周邊學童環境暴露之健康影響評估
主辦單位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執行單位 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與職業健康研究所
計畫期程 四年(2019–2023)
預算規模 約新台幣 1 億 6,000 萬元
研究對象 雲林縣與高雄市石化工業區周邊學童共 1,100 名
主要內容 空氣暴露採樣、體檢、健康影響評估、流行病學調查

計畫分為兩大部分:

  • 環境暴露與體檢評估(由國衛院執行)

  • 風險溝通與社區互動(委外執行)

而導致整體延宕的,正是後者「風險溝通計畫」兩度流標的部分。


💨 雲林、高雄兩地學童暴露研究設計

📍 雲林麥寮:預計收案 300 名學童
📍 高雄仁大與林園:預計收案 800 名學童

這些地區鄰近石化工業廠區,例如六輕、台塑南亞、台灣中油煉製廠等,長年被環保團體指為空氣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與細懸浮微粒(PM2.5)的高濃度來源。

研究方法包括:

  • 🧪 學童體檢(血液、尿液樣本)

  • 🌬 空氣污染暴露採樣(家庭與學校周邊)

  • 🧫 汙染源特徵分析(辨識化學成分)

  • 📈 流行病學統計分析(疾病風險推估)

理論上,這項研究能建立「污染暴露 → 生理反應 → 健康影響」的完整鏈結模型,是台灣首次大規模嘗試將石化污染與健康風險做出系統性量化。

但現實中,這樣的理想在行政與社會層面上都遭遇了瓶頸。


⚠️ 兩度流標:風險溝通計畫的困境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指出,2019 年計畫啟動初期,原本就預定「先行委託風險溝通團隊」,負責:

  • 彙整國內外石化污染健康研究成果;

  • 與地方居民及學校建立信任橋樑;

  • 說明採樣過程與數據用途。

這項子計畫名稱為「石化工業區周邊居民風險溝通與健康識能提升計畫」,預算雖僅佔整體計畫一小部分,但卻是「啟動研究的關鍵門票」。

🧩 流標經過

次數 招標時間 狀況說明 結果
第一次 2019 年初 無任何廠商投標 流標
第二次 2019 年中 僅一單位投標但未通過評選 再流標
第三次 2019 年 10 月 改名為「石化工業區居民環境健康識能計畫」,仍無廠商投標 再度中止

這三次失敗導致主體研究團隊(國衛院)難以進入校園與社區進行樣本採集。
根據了解,學校與家長普遍對「採血」、「健康風險調查」等字眼存有疑慮,若沒有地方信任基礎與風險溝通前置作業,研究無法展開。


💬 專家觀點:為何沒人願意接標?

環境與公共衛生領域的學者指出,流標的根源其實不只是「標案規格問題」,而是台灣社會對環境健康議題的敏感度與政治壓力

💡 可能原因包括:
1️⃣ 風險溝通涉及社會衝突:要在居民、企業與政府之間居中協調,極具爭議。
2️⃣ 計畫規模小、責任大:預算有限,卻要面對高關注度與媒體壓力。
3️⃣ 地方政治干預風險:部分地區廠商勢力龐大,學術機構可能顧慮形象。
4️⃣ 風險溝通本身在台灣尚未制度化:缺乏專業團隊能勝任。

臺大公共衛生學院一位教授(不具名)評論說:

「台灣長期把『環境研究』與『社區溝通』分開做。當社會信任缺乏時,再科學的數據都沒人相信。這次流標,其實是警訊。」


🏫 地方反應與居民信任的裂縫

在雲林與高雄兩地,部分校方與家長團體反映:「不希望學童成為實驗對象」。
這種不信任來自三個層面:
1️⃣ 過去政府環境調查未回饋具體改善;
2️⃣ 石化業長期存在地方就業依賴,居民怕調查結果影響經濟;
3️⃣ 對政府機關的風險溝通方式缺乏信心。

一名高雄林園的居民說:

「之前也有人來採樣、做研究,結果報告看不到,污染還是一樣嚴重。這次又說要採血、要檢查孩子身體,誰敢輕易答應?」

這反映出台灣在環境風險治理上的一個核心問題:
🔸 沒有信任,就沒有數據;沒有數據,就無法改善。

📊 計畫進度與執行瓶頸分析

🔹 進度概況

截至 2025 年,國健署四年期計畫進展如下:

項目 計畫原定進度 實際進度 延遲原因
風險溝通計畫委外 2019 年完成招標並執行 2020 年仍在招標中 流標兩次、缺乏合格廠商
學童樣本收集 2020 年初完成 300 名雲林樣本 僅完成 20 餘名 校園進入受阻、家長疑慮
空氣採樣 2019 年底啟動 雲林少量採樣 依賴風險溝通團隊協助社區合作
健康影響評估 2020 年完成初步分析 尚未進行完整分析 樣本不足、數據延後
結果報告與公開 2021 年完成 尚未公開 計畫延宕,缺乏完整數據支撐

分析顯示:風險溝通計畫是整個研究的樞紐。沒有社區信任與前置溝通,科學採樣與健康評估難以進行。


💡 執行瓶頸深度解析

1️⃣ 行政程序繁瑣

  • 多層審查與招標規範,導致標案無法快速落實。

  • 中小型風險溝通專業團隊不願承接,因需承擔法律與社會責任。

2️⃣ 地方社會信任不足

  • 學校及家長對「採血、採樣、健康資料使用」存疑,造成參與意願低。

  • 過往環境調查多以「學術研究」為主,缺乏直接改善行動,居民認為成效不彰。

3️⃣ 企業與政治因素干擾

  • 石化業在地方有重大經濟影響,廠區調查涉及利益衝突。

  • 地方政府需平衡產業發展與居民健康,造成行政決策延誤。

4️⃣ 專業人才不足

  • 台灣風險溝通人才有限,尤其熟悉社區互動、化學污染、流行病學的跨域專才更少。

綜合來看,三大因素疊加:行政、社區信任、專業人力不足,直接造成風險溝通計畫流標與後續研究延宕。


🌏 國際對照:石化區健康研究模式

為理解台灣挑戰,可參考國際石化工業區健康風險管理案例:

國家/區域 研究模式 社區參與方式 成功關鍵
美國德州休斯頓 長期空氣品質監測 + 健康追蹤 社區公聽會、居民志工 高度透明、數據公開
荷蘭鹿特丹港口區 VOC 與 PM2.5 全面監測 政府與居民共同制定監測計畫 法規明確、風險溝通制度化
日本千葉市石化工業區 健康檢查 + 環境採樣 學校教育與社區研討 公私協力、資訊回饋及時
韓國大山石化區 生物指標 + 健康問卷 社區代表參與研究設計 專家與居民信任建立

分析結論:

  1. 社區信任是關鍵:無論先進或發展國家,成功案例都將社區參與與數據回饋制度化。

  2. 風險溝通需專業化:除了科學分析,居民心理、社會文化因素也必須考慮。

  3. 透明公開促進合作:結果回饋社區可提升參與意願與數據完整性。

台灣的現況對比:缺乏制度化風險溝通、資訊公開不足,造成研究進度落後。


💬 專家建議與政策省思

根據國內外經驗及研究觀察,提出以下建議:

1️⃣ 強化風險溝通制度

  • 建立政府委託 + 社區協作 + 學術監督三方模式。

  • 設置「環境健康社區專員」負責溝通與教育。

2️⃣ 改善招標與行政程序

  • 對小規模、專業性高的風險溝通計畫,採 彈性招標或產學合作模式

  • 提供技術指導與法律支持,降低承辦單位風險。

3️⃣ 提升居民信任

  • 研究前需舉辦公聽會,讓居民理解採樣目的與數據使用方式。

  • 研究中定期回饋初步結果,形成「科學 → 社區 → 政策」閉環。

4️⃣ 專業人才培育

  • 鼓勵大學與研究機構培養跨域風險溝通專才。

  • 建立實務訓練課程,結合環境科學、公共衛生與社區互動技巧。

5️⃣ 國際合作與標竿學習

  • 可邀請國際經驗豐富團隊合作,提供技術與制度建議。

  • 參考荷蘭、日本模式,導入制度化監測與居民教育。


🔹 政策建議表格概覽

問題 建議措施 預期效益 實施難度
流標 彈性招標/產學合作 提高承接意願
社區信任不足 公聽會 + 定期回饋 增加居民參與
專業人才缺乏 培訓跨域專才 強化研究執行力
資料公開不足 即時公開空氣採樣及初步分析 提升透明度
行政繁瑣 簡化審查流程 加快研究進度

💡 未來展望:如何重啟台灣環境健康工程

  1. 重啟風險溝通計畫

  • 必須先建立社區信任,方能順利展開採樣。

  • 可考慮小規模試點,逐步擴大。

  1. 數據與政策連結

  • 健康影響評估結果應直接回饋政策,如減排規範、空氣監測強化。

  1. 跨部會合作

  • 環保署、教育部、地方政府應整合資源,降低行政障礙。

  1. 長期追蹤與制度化

  • 將石化區健康監測納入常態化政策,形成持續數據庫,避免一次性研究。

🏁 結論:從流標事件看制度改革的必要

🔹 台灣石化工業健康研究的現實挑戰

台灣石化工業區周邊居民健康問題由來已久,但「國健署石化工業健康風險研究計畫」兩度流標,揭示了制度與社會結構的深層矛盾。

主要問題包括:
1️⃣ 行政與招標制度過於僵化:中小型專業團隊難以承接高風險、低預算標案。
2️⃣ 社區信任缺乏:過去政府調查缺乏公開透明回饋,居民對研究目的與結果不信任。
3️⃣ 專業人才不足:跨領域人才缺口大,包括環境科學、公共衛生與社區互動專業。
4️⃣ 政策連結不明確:研究結果未能即時轉化為改善措施,造成社區懷疑。

這些因素互相影響,形成「科學研究 → 社區合作 → 政策改善」鏈條斷裂。若無制度改革,即便未來增加預算或研究人力,也難以徹底解決問題。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新青安房地產租售專區
👉🏻 https://www.yungsheng.com.tw/HouseList.aspx?AC=0&s=YS011

詠騰廠房租售專區
👉🏻 https://www.yuteng.com.tw/?f=2ab1f4

詠騰工業地租售專區
👉🏻 https://www.yuteng.com.tw/?f=2ab1f4

詠騰農/建地租售專區
👉🏻 https://www.yuteng.com.tw/?f=013b70

詠騰歷年成交專區
👉🏻 https://www.facebook.com/h56792000/?locale=zh_TW

詠騰社群連結

官方Facebook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www.yuteng.com.tw

官方IG👉🏻instagram.com/yuteng.tw?igsh=MXM5Y2Vib2J4NDEzcw==

官方Tiktok👉🏻tiktok.com/@yutengtw

官方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JkPV3xU7YNnFJV9c_yrXQ


若您有任何疑問或建議,歡迎留下您寶貴的建議,我們將盡速與您聯繫,感謝!


如果您有關於本網站的物件;或與工業不動產的買賣、租賃、或估價相關的問題,請利用下列的表格與我們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