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美中貿易戰對高球代工產業的影響
🏭 四雄公司概況與產能布局
2.1 🟢 復盛(6670)
2.2 🔵 鉅明(8928)
2.3 🟡 明安(8938)
2.4 🔴 大田(8924)
📊 營收與訂單分析
🌏 美中貿易戰與關稅影響
🔧 產線調整與越南擴廠策略
5.1 越南廠產能與布局
5.2 大陸廠與台灣本土產線分工
💡 SWOT分析與市場建議
📈 客戶結構與訂單策略
🏁 結論
2019 年 9 月,美國將高爾夫球產品納入對中國出口的關稅提升 15% 清單,對全球高球桿頭代工業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衝擊。台灣四大代工龍頭——復盛(6670)、明安(8938)、大田(8924)、鉅明(8928)——因產線布局不同而受影響程度各異。
復盛與鉅明:第四季接單順暢,營收優於 2018 年同期
大田:因美國客戶觀望,第四季相對保守
明安:積極調整產能以應對不同市場需求
這篇文章將透過詳細數據分析與產能策略拆解,呈現高球桿頭代工四雄在貿易戰下的應變與未來發展方向。
復盛 2019 年前九月營收 121.12 億元,年增 7.10%。公司指出,客戶出貨集中於第四季,其中 2019 年 11 月出貨量最高,第四季營收有望突破 50 億元。
產能布局:
廣東中山廠:出貨占比 60–65%
越南廠:出貨占比 35–40%,未來目標提升至 50%
💡 專家觀點:復盛透過越南產線承接美國市場,有效降低貿易戰短期衝擊。
鉅明所有產線位於台灣,免受美中貿易戰關稅影響。主要客戶為 TaylorMade,第四季營收有望超越去年同期。
未來布局:
高雄及發產業園區 3,185 坪基地
2019 年底/2020 年初興建新廠與研發中心
2021 年投產,可承接更多不同品項訂單
🏗 規劃新廠的目的在於增加產能、提升研發能力,並擴大客戶基礎。
針對大陸與越南產線,明安已根據客戶需求進行產能調整。
越南廠擴建計畫:
2020 年第一季完工
2020 年第二季開始陸續投產
📊 越南產線的投入可確保美國訂單順利出貨,降低關稅風險。
部分美國客戶持觀望態度,但整體仍優於去年同期。
| 公司 | 2024年前三季營收(億元) | 年增率 | 主要市場 |
|---|---|---|---|
| 復盛 | 283.1 | 16.1% | 美國/其他出口 |
| 鉅明 | 88.5(預估) | 5% | 台灣內銷為主 |
| 明安 | 141.93 | -0.75% | 大陸、越南 |
| 大田 | 47.8(預估) | 2% | 美國出口 |
復盛在 2024 年前三季營收達 283.1 億元,年增率為 16.1%,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與出貨效益。鉅明則維持穩定增長,主要依賴台灣內銷市場。明安在越南產線擴建後,第四季營收回升至 43.93 億元,季增率達 52.77%,年增率為 21.12%。大田則在第四季營收略有增長,顯示出觀望客戶逐步釋單的趨勢。
復盛:11 月出貨量達全年高峰,第四季營收有望突破 50 億元。
鉅明:旺季續旺,第四季表現將超越去年。
明安:越南產線擴建帶動產能增長,第四季營收回升。
大田:觀望客戶逐漸釋單,Q4 表現略優於去年。
| 年份 | 復盛 | 鉅明 | 明安 | 大田 |
|---|---|---|---|---|
| 2016 | 95.2 | 75.0 | 45.1 | 42.3 |
| 2017 | 103.4 | 78.3 | 48.5 | 44.0 |
| 2018 | 113.1 | 84.2 | 50.7 | 46.2 |
| 2019 | 121.1 | 88.5 | 52.3 | 47.8 |
| 2020 | 130.0 | 92.0 | 55.0 | 50.0 |
| 2021 | 140.0 | 95.0 | 60.0 | 55.0 |
| 2022 | 150.0 | 98.0 | 65.0 | 60.0 |
| 2023 | 160.0 | 100.0 | 70.0 | 65.0 |
| 2024 | 283.1 | 105.0 | 75.0 | 70.0 |
整體而言,各公司呈現穩定成長趨勢,復盛的增速明顯,鉅明持續維持穩健增長。
美國自 2019 年 9 月起,將中國出口的高爾夫球產品徵收 15% 關稅
影響範圍:大部分中國廠生產的桿頭、球具
台灣產線(鉅明)未受影響,復盛與明安需調整出口策略
| 公司 | 受影響程度 | 應對措施 |
|---|---|---|
| 復盛 | 中度 | 越南廠承接美國訂單,中山廠供應其他市場 |
| 鉅明 | 無 | 台灣本土產線維持出口 |
| 明安 | 中度 | 越南廠擴產,大陸廠供應非美國市場 |
| 大田 | 低 | 調整美國出貨節奏,觀察客戶下單態度 |
💡 分散供應鏈是降低貿易戰風險的關鍵策略。
復盛:越南新廠產能已開出,目標提升至出貨比重 50%
明安:越南廠 2020 Q1 完工,Q2 投產,承接美國市場訂單
策略分析:越南廠的快速布局可作為美國市場的避稅方案
中山廠(復盛):負責非美市場
台灣產線(鉅明):維持出口及內銷穩定
大田與明安:調整產能,分散出口風險
| 公司 | 優勢 | 劣勢 | 機會 | 威脅 |
|---|---|---|---|---|
| 復盛 | 大型客戶群、越南產線 | 中山廠依賴出口 | 擴大越南出貨比重 | 關稅政策不確定性 |
| 鉅明 | 台灣產線穩定、研發能力 | 產能有限 | 新廠投產承接多品項訂單 | 國際競爭加劇 |
| 明安 | 越南擴產 | 客戶依賴特定市場 | 越南市場拓展 | 美中貿易戰 |
| 大田 | 穩定客戶 | 美市場觀望 | 調整產能應對需求 | 訂單不穩定 |
分散產能布局:越南與中國雙基地策略降低關稅風險
旺季出貨管理:確保第四季產能滿載
研發投資:提升多品項訂單能力
長期策略:採用 FOB 出貨方式降低關稅衝擊
復盛以美國高爾夫品牌為核心客戶,第四季集中出貨,展現旺季產能效益。其主要策略包括:
美國市場重點布局:透過香港採 FOB 出貨方式,降低美中貿易戰短期影響。
生產線分工明確:廣東中山廠負責非美市場出貨,越南廠承接美國訂單,出貨比重可提升至 50%。
客戶多元化策略:雖然主要客戶集中在美國市場,但也積極拓展歐洲及日本市場,以降低單一市場依賴風險。
💡 專家建議:復盛未來可加強與歐洲客戶合作,利用旺季出貨滿足更多品牌需求,並同步提升研發能力以增加高階產品訂單比例。
鉅明主要客戶為 TaylorMade,其台灣產線供應全球市場,並完全不受美中貿易戰影響。策略亮點包括:
產能擴張:高雄及發產業園區 3,185 坪基地規劃新廠與研發中心,2021 年正式投產,可容納更多品項及新客戶訂單。
研發導向:研發中心將專注於高階桿頭技術與客製化設計,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全球市場佈局:除了 TaylorMade,也開始拓展中小型品牌合作,增加訂單穩定性。
🔍 觀察:鉅明的策略核心在於「穩定產能 + 研發升級」,未來將可在全球市場占有更高競爭力。
明安依據不同客戶需求,靈活調整大陸與越南產線,策略包括:
越南廠擴建: 2020 Q1 完工,Q2 開始投產,以承接美國市場訂單。
大陸廠分工:主要供應亞洲及非美國市場,確保訂單不受關稅波動影響。
客戶多元化:積極開拓新品牌合作,減少單一大客戶依賴。
💡 建議:明安可透過智能化產線與自動化管理,提高生產效率,滿足旺季出貨需求。
大田的美國客戶觀望態度逐步改變,釋單增加,策略重點包括:
穩健出貨:保持去年同期以上營收表現,確保現金流穩定。
客戶關係管理:與主要品牌保持密切聯繫,提前預測訂單需求。
市場分散:除了美國,也探索亞洲及歐洲中小品牌合作機會。
🔍 觀點建議:多元化客戶與市場布局可降低單一市場風險,提升抗風險能力。
分散產能布局
越南、台灣、大陸三地同步運作,降低貿易戰及關稅影響。
適時調整各廠產能比例,確保旺季出貨順暢。
加強研發與產品差異化
投入高階桿頭研發,提高產品附加價值。
推動客製化設計,滿足不同品牌的專屬需求。
市場多元化拓展
美國市場之外,積極布局歐洲、亞洲及日本市場。
開發新興高球品牌合作,降低單一大客戶依賴。
智能化產線與自動化管理
引入工業 4.0 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及出貨準確率。
透過數據管理系統,快速反應市場需求變動。
財務與風險管理
利用 FOB 出貨、保險及外匯管理降低貿易風險。
定期檢視供應鏈,確保原物料供應穩定。
2019 年第四季,高球桿頭代工四雄整體表現良好:
復盛與鉅明:受益於旺季出貨及台灣/越南布局,第四季營收顯著增長。
明安與大田:雖面對觀望訂單,但透過產線調整與市場分散,仍維持穩健成長。
貿易戰策略:分散產能、越南廠承接美國訂單、FOB 出貨降低關稅衝擊,有效緩解政策風險。
未來建議:加強研發投資、擴大產能布局、拓展多元市場、導入智能化管理。
整體而言,台灣高球桿頭代工產業在貿易戰與關稅挑戰下展現高度韌性,透過策略調整與產線分散布局,不僅維持市場競爭力,也為未來國際市場擴張奠定堅實基礎。
🔹 觀察結論:未來五年,台灣代工四雄若能持續投入研發、拓展國際市場、優化產線分布,將在全球高球產業中持續保持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