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合國家經濟建設、創造優良投資環境,解決北部地區興辦工業人設廠用地的問題與繁榮地方經濟。
政府於民國五十八年二月開發第一期,開發土地面積為七十三公頃,因工業迅速發展,工業用地不足,政府於民國六十七年六月再開發第二期,開發土地面積為二十二公頃,淨水廠為九公頃,共計開發土地總面積為一0四公頃。


本產業園區位於桃園市西南的平鎮區境內、距中壢區六公里、距台北市約三0公里,距中山高速公路、北二高速公路約六公里,對外交通以中豐路及東西向66號快速道路為主。(詳聯外交通系統圖,鄰近區位圖及圖三)


為落實敦親睦鄰工作、實質回饋地方,服務中心與產業發展協會經常參加地方各項活動,藉以與地方居民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
區內廠商聘用員工,以本地居民為優先考量,因此本產業園區為地方民眾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同時也帶動了地方的繁榮與發展。
生活機能
敏盛醫院:桃園市龍潭區中豐路508號
國軍804軍醫院:桃園市龍潭區中興路168號
祥安國小、山豐國小、南勢國小、平南國中、平鎮國中、平鎮高中、中原大學、中央大學、元智大學、健行科技大學
中壢藝術館、南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平鎮婦幼館、山仔頂里民活動中心
CAFE!N 硬咖啡 桃園總廠門市(觀光工廠)、家樂福平鎮店、大潤發平鎮店
本區為綜合性產業園區,多為中小企業,應對未來產業智慧升級轉型,平鎮產業園區服務中心將持續輔導園區廠商轉型升級,以為政府經濟建設的後盾。秉持持續輔導及傾聽企業需求,發揮一元化與客製化服務精神,攜手打造「智慧轉型、安全生產、永續低碳」之產業園區。
一、本產業園區於民國58年由台灣省政府依獎勵投資條例規定,委託台開公司開發,並於民國61年完成第1期開發73公頃,民國67年將社區用地開發31公頃,總開發面積:104公頃。
二、污水處理廠區用地面積為2公頃,位於產業園區北方,採整體規劃分期建設方式,設置沿革如下表:
| 項目 | 一期 | 二期 | 三期 | 四期 |
|---|---|---|---|---|
| 平均設計水量(CMD) | 7,200 | 12,500 | 17,500 | 20,500 |
| 建設費用(萬元) | 7,000 | 36,000 | 27,000 | 80,000 |
| 建設期間(年/月) | 65/1~68/9 | 80/7~82/2 | 87/9~89/6 | 100/12~101/10 |
| 處理方式 | 生物處理 | 生物處理 | 生物處理+電化浮除 | 生物處理(薄膜生物處理 MBR) |
| 建造原因 | 處理區內廠商廢水 | 處理區內廠商廢水符合87年放流水標準 | 處理區內廠商增加水量 | - |
| 設計監造 | 中興工程公司 | 亞新工程公司 | 國興工程公司 | 千毅工程公司 |
三、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依「促進民間參與平鎮產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建設之整建、營運及移轉(ROT)計畫」投資契約,於民國98年10月20日由平鎮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得標委託代處理本廠業務,並擴建完成MBR系統於民國101年9月申請水措變更處理水量為26750CMD。

污水處理廠操作流程圖
四、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流程如下:
生物處理系統:平鎮產業園區納管廢水→機械式攔污柵→巴歇爾流水槽→曝氣沉砂池→調勻池(一)→快混池→化學混凝池→初級沉澱池→中和池→曝氣池→二級沉澱池→出流水抽水井→中間水槽→放流口。
薄膜生物處理(MBR)系統:(備用) 平鎮產業園區納管廢水→機械式攔污柵→巴歇爾流水槽→曝氣沉砂池→調勻池(二)→MBR曝氣池→MBR薄膜槽→MBR產水桶→中間水槽→放流口。

污水處理廠照片
生物處理系統:初級沉澱池→二級沉澱池→曝氣池(迴流) →污泥重力濃縮池→污泥脫水機→污泥貯存區→污泥清運。
薄膜生物處理(MBR)系統:(備用)MBR薄膜槽→MBR曝氣池(迴流) →污泥重力濃縮池→污泥脫水機→污泥貯存區→污泥清運。
2025/04/29
一、平鎮業園區之產業用地區分為產業用地(一)及產業用地(二)兩種,且依各該用地類別,僅提供予特定行業或產業使用,非任何行業別均得進駐使用產業用地。基此,為讓進駐廠商清楚瞭解本園區之產業用地用途使用限制,爰公告提供本園區之容許或不容許引進產業類別(相關文件資料如下附件連結下載),以供廠商查詢。
二、請廠商進駐前如有問題,可向本服務中心洽詢園區之容許或不容許引進產業類別,以進一步瞭解園區之產業及配置等概況,切掌握園園區相關資訊。
三、如有疑問可撥打平鎮服務中心電話:03-4697640#6686(許小姐)
相關網址:
平鎮產業園區自民國五十八年設立以來,秉持配合國家經濟建設、創造優良投資環境及解決北部地區工業用地不足的目標,經過一期(73公頃)與二期(22公頃)的開發,累計總面積達104公頃,並設置淨水廠9公頃,成功支援園區內廠商的產業發展。
園區整體規劃以產業用地89公頃、公共設施用地15公頃為主,現有廠商149家,產業類別以電子零組件、金屬製品及機械設備製造為主。園區地理位置優越,距台北市約30公里,臨近中山高速公路及北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公共設施完善,包括道路64,267平方公尺、綠帶18,479平方公尺、路燈178盞,污水下水道34,508公尺、自來水供應45,000公噸/日及電力供應465,000瓩/日,並設有警察、消防、郵局及金融機構等配套設施。園區生活機能完備,周邊有醫療、教育、文藝、休閒與購物資源,提供完善生活支援。
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分四期建設,設計水量由7,200 CMD提升至20,500 CMD,並採生物處理及薄膜生物處理(MBR)系統,保障廠商廢水排放符合標準。污水處理廠自民國98年委由平鎮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代營運,並完成MBR系統擴建,確保園區環境永續。
平鎮產業園區服務中心積極輔導園區廠商轉型升級,強化「智慧轉型、安全生產、永續低碳」理念,並落實敦親睦鄰,促進地方就業與經濟繁榮。入區廠商需遵循產業用地分類與入區規定,園區服務中心提供諮詢與協助,確保產業配置合理與營運順暢。
整體而言,平鎮產業園區已建立完善的產業、公共設施與生活環境支援系統,不僅促進北台灣工業發展,也成為地方經濟的重要推手,未來將持續以智慧化與永續化發展方向,支援中小企業的產業升級與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