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騰訊新鵝廠與未來科技城概況
🏗 項目規模與設計特色
📊 辦公空間需求與未來員工規模
🌏 地理位置與產業價值
💡 投資強度與環保要求
📝 專家觀點與政策建議
🏁 結論與未來展望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再度擴張在深圳的辦公布局,計畫於寶安區大鏟灣港區建設「互聯網+未來科技城」,整體建築面積 約200萬平方米,可容納 7萬至7.5萬名員工。項目涵蓋多個功能區,包括:互聯網雲研發基地、教育創新基地、醫療科技基地、體育互動基地及前沿科技研究中心等,目標是打造深圳新一代互聯網產業核心聚落。
騰訊目前在深圳已有三大主要辦公地塊,擁有員工約 38,000名,辦公面積約 70萬平方米,但公司業務快速增長,預測七年後員工數將增至 89,000名,辦公面積需求達 178萬平方米,新鵝廠將有效填補 130萬平方米 的辦公面積缺口。此次擴張不僅滿足內部需求,也將帶動深圳及寶安區的經濟、產業及人才集聚效應。
| 功能區域 | 面積(萬㎡) | 主要用途 |
|---|---|---|
| 效果廣告研發推廣基地 | 25 | 廣告技術研發、營銷推廣 |
| 互聯網雲全球研發基地 | 25 | 雲計算、數據中心、AI研發 |
| 國際互聯網+醫療基地 | 24 | 醫療互聯網技術、遠程醫療研發 |
| 互聯網+教育創新實踐基地 | 24 | 教育科技研發、創新實驗 |
| 互聯網體育產業互動基地 | 22 | 體育數據、互動應用研發 |
| 互聯網+雙創基地 | 10 | 初創孵化、創業支持 |
| 前沿科技研究中心 | 20 | AI、元宇宙、量子科技研發 |
| 配套設施 | 50 | 會議中心、住宿、餐飲、運動設施 |
分析觀點:
騰訊新鵝廠整體功能布局完整,兼顧研發、創新、教育、醫療、體育與創業孵化,形成多元產業生態圈。
配套設施占比達25%,確保員工生活便利與工作效率。
智慧樓宇管理系統:自動控制照明、空調、安防、能源消耗,提高能效比。
員工生活設施:餐飲中心、健身房、醫療站、接駁交通,打造一站式工作環境。
可持續設計:綠建築認證、雨水回收、能源節約系統,符合深圳綠建築三星標準。
社區互動空間:設置休閒公園、步行與自行車道,增進工作與生活平衡。
| 地點 | 地塊編號 | 土地面積(㎡) | 建築物名稱 |
|---|---|---|---|
| 南山區 | T304-0111 | 5,999.85 | 騰訊大廈 |
| 南山區 | T204-0072 | 18,650.95 | 騰訊濱海大廈 |
| 前海區 | T201-0081 | 24,947.84 | 在建騰訊前海大廈 |
分析:目前辦公總面積 約70萬㎡,自有物業33萬㎡,租賃37萬㎡。隨員工快速增長,辦公面積缺口達 130萬㎡,亟需新辦公空間。
| 年份 | 員工預測數 | 所需面積(㎡) | 自有物業 | 租賃面積 | 面積缺口 |
|---|---|---|---|---|---|
| 2023 | 38,000 | 76萬 | 33萬 | 37萬 | 6萬 |
| 2025 | 50,000 | 100萬 | 33萬 | 37萬 | 30萬 |
| 2030 | 89,000 | 178萬 | 33萬 | 37萬 | 108萬 |
觀點:新鵝廠將有效填補辦公空間缺口,並形成深圳互聯網+產業新核心,提升人才聚集與產業競爭力。
深圳「互聯網+未來科技城」選址於 寶安區大鏟灣港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交通便利
鄰近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連接深圳灣口岸與香港交通網絡。
多條快速路、地鐵線路(如地鐵11號線)及港口物流通道,支援人才通勤與貨物輸送。
港口經濟
大鏟灣港區屬深圳西部重要港口,貨運吞吐量高,利於科技設備運輸與進出口物流。
項目可結合港口優勢,吸引海內外科技公司及合作夥伴進駐。
城市新中心布局
大鏟灣片區為前海城市新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政策扶持力度大。
項目建成後將形成寶安與前海一體化的互聯網+科技產業聚落,促進區域經濟升級。
分析觀點:地理與交通優勢使新鵝廠成為深圳西部創新與產業集聚核心,具備吸引高端人才與國際企業的能力。
🌐 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地位
| 指標 | 優勢 |
|---|---|
| 區域合作 | 緊鄰香港、澳門,跨境科技合作與資金流通便捷 |
| 產業集聚 | 與深圳南山、前海互聯網產業鏈高度連結 |
| 國際影響力 | 全球互聯網企業可落地,形成創新示範區 |
| 政策支持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及政府獎勵政策支援 |
觀點:作為大灣區核心科技城,新鵝廠將不僅服務騰訊內部辦公需求,也承擔區域創新科技示範基地功能。
總建築面積:200萬㎡,分兩期建設:
一期:取得土地使用權起 5年內建成投產
二期:取得土地使用權起 7年內完成投產
總投資強度:達深圳高標準產業建設水平,兼顧辦公、研發及配套生活設施。
採用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照明與空調節能率超過20%
建築材料選擇低碳環保型,符合 深圳綠建築三星認證
規劃公共綠地與屋頂綠化,提升生態與舒適度
| 項目 | 規定 |
|---|---|
| 用地轉讓 | 不得轉讓,確保企業自用 |
| 自用比例 | 競買申請人及其實控企業使用面積 ≥80% |
| 對外出租 | 不超過總面積20%,僅限配套設施使用 |
| 投產期限 | 7年內完成全部建設投產,一期5年完成 |
分析:用地限制與投產期限要求保障項目專業化、產業聚焦及高效能投資回報。
都市規劃專家:新鵝廠需兼顧立體城市設計、綠化及社區互動,避免辦公區孤島化。
生態學者:即便為低污染產業,建築施工及運營仍需監控能源消耗、噪音、空氣質量。
人才與產業專家:大型科技園區需形成完整產業鏈,吸引中高端人才,避免人才分散。
教育與社會學專家:建議配合公開導覽及教育活動,提高社會對產業的認知與參與感。
增進公眾參與:定期舉辦公聽會,透明公示土地使用與建設進度。
綠帶與緩衝區:場區周邊設置綠化、步行及自行車道,兼顧景觀與環境保護。
監測系統:空氣、水質、噪音實時監控,保障社區及員工健康。
教育與觀光結合:提供互動式課程、科技導覽,推動產業教育。
生態保護:保留自然景觀及棲地,打造綠色科技園區。
深圳「互聯網+未來科技城」作為騰訊新鵝廠項目,融合辦公、研發、教育、醫療、體育及創業孵化功能,將形成全球標杆級互聯網產業園區:
能源與智慧辦公:全面智慧化管理、低碳綠建築,實現高效率辦公空間。
人才與產業聚集:7萬人規模辦公園區,形成互聯網+科技產業集群。
城市與社區融合:立體城市規劃、綠化緩衝區、公共設施共享,增強城市生活質量。
經濟效益:預計建成後每年產值約 3000億元,帶動深圳及寶安區經濟持續發展。
社會與教育效應:科技導覽、創新教育及社區互動,提升公眾參與感及社會認知。
展望:新鵝廠將成為深圳互聯網+產業標杆,推動城市創新與國際化進程,同時兼顧環境永續、員工福祉及社會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