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配合政府再造,提昇政府效能,民國九十一年四月一日瑞芳產業園區與大武崙產業園區合併為大武崙兼瑞芳產業園區服務中心。
大武崙產業園區於民國六十二年十月開發完成全部面積廿九公頃為一綜合性乙種產業園區。目前設廠家數計八十九家。
瑞芳產業園區於民國七十年開發完成,面積卅八公頃,為一綜合性丁種產業園區。
目前工廠家數為六十七家,兩產業園區廠商總計一百五十六家。



搭乘公共運輸工具抵達方式如下:
大武崙產業園區面積共29公頃,其中食品業13家、鋼鐵業9家、金屬業8家、電子製造業7家、倉儲業4家...等共計89家廠商。
瑞芳產業園區面積共38公頃,其中食品業13家、機械製造業11家、金屬業8家、電子製造業8家、非金屬製造業6家、塑膠製品業5家...等共計67家。
2025/04/29
本廠位於產業園區之南方佔地約582坪,於民國六十九年六月十二日,由中華工程公司、中興顧問社正式移交本中心,展開營運操作工作。為使本廠放流水符合環保單位訂定之民國八十七年國家放流水標準。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業民國八十六年六月以專案方案進行污水廠處理功能改善工程。
本廠改善項目包括:
本廠處理流程如下:

污水處理依性質分為物理處理、化學處理及生物處理三種。
污水處理流程依序為抽水站、曝氣沉沙池、油水分離設備、調勻池、DAF浮除系統、曝氣池、終沉池、加氯池、放流。
相關網址:
大武崙兼瑞芳產業園區自九十一年整併以來,秉持「資源共享、效能提升」的精神,成功整合北部兩大產業聚落的能量。從早期傳統製造到今日智慧化、低碳化發展方向,園區展現了產業轉型與永續經營的決心。
📍 地理優勢明顯,交通樞紐便捷
兩園區分別座落於基隆與瑞芳,鄰近中山高、北二高及主要鐵道路線,不論原料進出或成品外運均具交通優勢。便捷的運輸條件也使園區成為中小企業拓展北部市場的重要據點。
🏭 產業多元發展,形成穩定聚落效應
大武崙園區以鋼鐵、金屬與食品製造為主;瑞芳園區則涵蓋機械、電子、塑膠及非金屬製造產業。兩者互補性強,透過產業分工與技術交流,形成區域內的上下游供應鏈體系,有助於提升整體競爭力與投資吸引力。
💧 完善公共設施,落實環保治理
園區內道路、照明與排水設施規劃完善,且大武崙設有污水處理廠,採用物理、化學、生物三階段處理流程,有效確保排放水質符合國家標準,展現環境保護與企業永續並行的實踐力。
💼 持續E化與服務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
服務中心積極推動園區管理數位化(E化),建構企業型服務平台,提供即時資訊、法規諮詢及廠商支援,使園區營運更具效率與彈性。同時,持續培育團隊能力,協助廠商掌握政策趨勢與市場脈動。
🌱 展望未來:打造永續、智慧、共榮的產業環境
展望未來,大武崙與瑞芳產業園區將持續朝向「智慧管理、綠色製造、永續發展」三大目標邁進。透過引進低碳技術、再生能源應用與數位管理平台,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系。
同時,園區服務中心也將扮演政策溝通橋樑,協助企業落實節能減碳與 ESG 管理,推動北部產業升級轉型。
大武崙兼瑞芳產業園區不僅是北台灣重要的工業據點,更是政府「智慧製造」與「永續經濟」政策的實踐場域。隨著基礎設施完善、管理制度精進與環保措施落實,園區將持續成為企業投資的首選地,也象徵著台灣產業邁向永續未來的重要里程碑。